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41章 来自理想的纽带
而秦金,从未担任过科举主考官。

    所以,这两人,根本就不可能因为科举的缘故,强行产生名义上的座师关系。

    尤其是李斌登科至今,不过月余。癸未科的两位主考,即李斌名义上的座师。一位,乃谨身殿大学士蒋冕;另一位,则是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石珤。这两人,一人是当朝内阁大学士,一人是当朝翰林。

    可以说,无论是从科举余热未消的角度看,还是从李斌这名义座师的地位来说。在眼下这个时间点上,除了这二位用“李君执事”来给李斌下任务,不会引发人们的过度联想,其他任何人,一旦用了这个称谓。

    那几乎就是在明牌告诉所有看到这份名帖的人:这李斌,是我户部侍郎秦金的门生!

    更粗暴一点的说法就是:这小老弟,我秦金罩了!烦请各位卖个面子

    很明显,这是秦侍郎担心李斌人微言轻,故意用了这种说法,强行提了提李斌的“身价”。好让李斌更好的邀请到那些京中有实力的富商参会。

    在李斌从未拜师,认下秦金这个座主,并向其献上忠诚的情况下。秦金这么做,不愧他所说的“陪着李斌疯了一把”:以自身的名誉,以及政治声誉为李斌作保。

    李斌同样明白,秦侍郎这么做为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铺路。

    他这么做,只能是为了两人共同的理想:少死点人吧

    哪怕少死一点也好啊!

    在窘迫的财政、沉重的政治、以及无力改变的天灾面前,李斌和秦金,都没有想过能靠他们,救活所有的灾民。

    他们之所以不这么想,是因为务实。

    与其圣母般地给自己背上强烈的负罪感,然后在那悲天悯人,影响做事的效率。不如脚踏实地的赶紧开干,让一切能动的资源都动起来!

    咨文、移文工部都水司,询问、督促运河疏通进度,以求尽快打通京杭大运河这条贯穿中华大地的南北大动脉;责令云南司协调遮洋总,开辟“输血”新通道;提前筹算太仓银库,做好开支计划,尽量存下更多的银两,用于灾时赈济等等等等

    可以说,早在李斌,因兴献帝陵黄瓦的差事,发散思维,想到如今这个办法前。

    秦侍郎早已在李斌看见,或是看不见的背后,行动了起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以贪治明简介 >以贪治明目录 > 第41章 来自理想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