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音律丹青。
刘明起身,伸了个懒腰,摸了摸腰间卷刃的镰刀,迈步出了客栈,夭夭与白月跟在左右,未等刘明问话,夭夭先开了口,我去买衣裳,白月微笑起来,我去陪你锻刀
刘明哭笑不得,你俩,还怕我跑了不成
三人沿着长街慢慢走,边走边问路。
这镇子虽地处西南,因商路关系,商品货物繁多,只多是民间用品和工具,倒的确未见刀兵。
远远听到打铁声,待走得近了,见那炉火烧得通红,一老一少交替挥舞铁锤。
墙角堆着一摞摞的马蹄铁,环视四周,有些失望的叹息。
那老者停了动作,少年也跟着停下,见来了客人,边过来招呼,客官需要点什么
刘明四下看看,你这出了马蹄铁,好像也没有什么
少年笑起来,打得多因为销量好,我家师傅可是此中高手,剪子、锤子、铁镐都打得了
刘明点点头,那我想打一柄刀。。。
那老者声如洪钟,大约因为耳聋,打什么!
刘明叹气,气沉丹田,喊了一句,打刀!
又听到一嗓子,一个金元!七天可取!
刘明当着老者倒出了十个金元,一个个摆在桌面,伸出了三个手指头,三天就要
这次不用喊也听清了,老者竟变得有些谄媚,钻到桌下翻出一根卷轴。
铺开,造型各异的兵器陈列,这是选样了。
刘明看来看去,还是选了柄造型四四方方的,似宽剑模样的刀,对那图画指了指,笑着说,三日后来取,如按时完成,再加五个
走出铁匠铺,身后传来少年的吼声,却不是激发了斗志,只是在向师傅传递消息罢了。
回客栈的路上,陪着夭夭买了衣裳,陪白月买了针线。
推门进来,一舟在折起棋盘,不见十七。
刘明随口问,十七呢
一舟指了指后院,棋盘染了油,十七姐姐生气,去后院练剑了
刘明想了想,问客栈老板要了木锤与铁钉,拿着去了后院。
十七在练剑,剑锋诡谲,似从棋局又参出新的剑意。
刘明选了块未劈的圆木,画了线,拿了菜刀、铁钉与木锤,一点点雕刻起来。
太阳渐渐落山,十七来看了几次,最后这次眼见那木料渐渐成了棋盘模样,嘴角弯弯,乖巧的蹲在一边看。
棋盘好了,来个新问题,黄豆和黑豆不能用了,会滚来滚去。
只得先做了几个薄木片代替,却手感极差。
第二天清晨,刘明早早起来,奔去那铁匠铺,一老一小锻了通宵,正在补觉,便没空搭理。
刘明去那原料堆找了许久,翻到一些石英废料和草木灰。
先凑一些研磨起来直到成粉,倒进钳锅加热,那原料一点点融化,直到变成水状。
这样一折腾,那老者已醒了,见刘明到处寻找,最终找了个铜勺,又选了块平整的石板。
一切就绪,拿那勺子舀取了熔体,试了几种滴法,终于滴落成圆形,接下来便如法炮制。
那老者睁圆了眼睛,看着那熔体凝固成小小半球的模样,不解的问,这是什么东西
刘明笑了笑,棋子
废这么大功夫,就为了做这个。。。棋子
老者与少年见他做了个没什么用处的东西,便不再理会,专心锻刀了。
一上午时间,攒了两布袋的棋子,偏浅色的一袋,偏深色一袋,提着欢快的向客栈走去,边走边琢磨这样不做退火,用一段时间或许会裂之类。
回了客栈,棋盘搬到桌上,找了两个瓷碗,那棋子落进碗里,噼里啪啦的脆响,引得众食客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