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那天傍晚多炒了两个菜,菜色格外油亮。赵巧芬则连夜去集市上扯了一块带细碎蓝花点的确良布,用她那双布满裂口和老茧却异常灵巧的手,把在县城里才能穿、代表学生身份的蓝布运动服重新裁剪合身。当图一凡穿上那身浆洗得挺括、洗得微微泛白的新运动服走进县城中学的大门时,他依然瘦小,依然沉默,像一滴水融入陌生的河流。但他的名字,却以火箭般的速度,刻印在了县城一中的成绩榜榜首。

    学习,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对图一凡而言,似乎不仅仅是任务,更像是一种隐秘的、不可抗拒的召唤。当他沉浸在一道物理题目复杂轨迹的演算中,或者沉浸于化学方程式背后物质世界精妙的平衡时,时间的流速仿佛会发生改变。窗外的嬉闹,教室里的低语,都变成遥远模糊的背景噪音。笔尖在草稿纸上摩擦出的沙沙声,公式与数字在脑海中的排列组合,构筑起一个旁人难以进入的、极其稳定而清晰的小宇宙。解开难题那一瞬间骤然豁亮的感受,如同在混沌中劈开一道微光,带给他一种无法言说、甚至带些颤栗的满足。这种独特的沉浸与满足,支撑着他以异乎寻常的专注力,在这条需要极大耐性的知识之路上奔跑。他依旧安静,穿着永远洗得干干净净却明显不合身或打补丁的衣服,像一个无声的影子贴着墙根走过喧闹的走廊。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课间休息也极少去操场疯跑,常常只是安静地看着窗外那棵枝条遒劲的老槐树,或是在座位上飞快地翻看着借来的习题集。他那份持久的沉默和专注,为他赢得了老师们的青睐,也为他在县城那所重点初中里,在县城同龄人复杂的目光中披上了一层略带疏离感的铠甲。只有每次张贴榜前那些红底黑字、清晰印着他名字的榜首位置,短暂地刺破这层沉默,宣告着这滴不起眼的水珠里蕴藏的巨大能量。

    三载寒窗仿佛只是转瞬,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终于向图一凡敞开了怀抱。他以全校理科第三、全县前五十的排名,考入了阳泉市最好的高中——阳泉一中实验班。这一次,图家院墙上的红榜,是县教育局的干部亲自送来的。鞭炮在村里炸响,溅落的红色纸屑如同跳跃的喜悦铺满了老屋前的雪地。图根生特意进城卖掉了开春后唯一一头膘情不错的猪,给图一凡置办了一身县城里学生常穿的真价实的、簇新笔挺的深蓝色校服,还有一个装教材用的、散发着好闻皮革气味的双肩书包。图一凡穿着那身崭新的、料子挺括的衣服,背着新书包,站在通往远方县城的长途汽车站牌下。他仰头望着那辆周身沾满黄尘、挡风玻璃上污迹斑斑的长途客车,车顶绑着高过头顶的竹篓筐和麻布袋。车里塞满了人和各样家什,气味混杂。赵巧芬把用塑料布裹了好几层、装了厚厚一叠零钱的小布包塞进他内衬口袋,一遍遍按了按,又把他崭新的、颜色有些鲜艳的拉链校服领口仔细地翻平整。布包里有赵巧芬用裁衣画的白色粉笔写着的一串电话号码——那是图强在县城做短工的小房东店铺号码。

    到了地方就打电话回家!报个平安!赵巧芬的嘱咐被淹没在汽车引擎骤然发动的巨大轰鸣声里。图一凡被后面涌上的人推挤着上了车,踉跄中抓住旁边油腻的座椅靠背才站稳。他挤进过道里人腿与行李组成的森林,找到一个靠近车尾逼仄角落勉强容身的缝隙,回身努力透过沾满油污和灰尘的后车窗望去。父母的身影在车下飞快缩小、晃动,最终随着车轮卷起的滚滚黄尘而彻底模糊不见。

    ***

    阳泉一中矗立在城市相对安静的西区,崭新的红色教学楼气派非凡,明亮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出晃眼的光。校园内绿草如茵,塑胶跑道围着宽阔的操场延伸出去,整洁明亮的学生公寓配有专门的管理员。实验班更是优中选优,配备最强的师资力量。开学第一天,图一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看着讲台上神采飞扬、语速极快的数学老师,以及周围那些穿着名牌运动鞋、讨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人该经历什么才能成长简介 >一个人该经历什么才能成长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