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离孙建国更近了些,目光毫不闪避地迎上他充满攻击性的视线。
孙师傅,您消消气。她的声音依旧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温和,但字字清晰,努力传递着力量,垃圾分类,不是给大家添麻烦,是为了咱们小区环境更好,为了以后子孙后代还能有个干净地方住。市里有要求,咱们槐荫里作为试点,总要有人带头迈出这一步。我知道,习惯一下子改过来,肯定别扭,会有困难。
她扬了扬手中的宣传单:这些资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怎么分,什么时候投,专用袋怎么领,都是免费的,前期我们还会安排志愿者指导……
指导孙建国像是被这个词狠狠刺了一下,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被冒犯的尖锐,我孙建国在机床厂当了一辈子先进!奖状能糊满一面墙!老了老了,倒个垃圾还得让人‘指导’我丢不起那个人!他猛地一拍旁边灰色的其他垃圾桶盖,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旁边几个看热闹的老太太往后缩了缩。我告诉你,周主任!这玩意儿,他指着那排崭新的垃圾桶,每一个字都像从牙缝里迸出来的,在我这儿,不好使!谁爱分谁分去!我该怎么倒,还怎么倒!
说完,他仿佛完成了某种宣战,狠狠地瞪了周瑾一眼,那眼神里有愤怒,有轻蔑,还有一种被时代抛下的固执和受伤。他不再看任何人,猛地一转身,背着手,踏着那双旧拖鞋,踢踢踏踏地分开人群,头也不回地朝自家单元门走去,只留下一个倔强而苍老的背影。
人群安静了一瞬,目光在离去的孙建国和站在垃圾桶旁的周瑾之间游移。那排颜色鲜艳的崭新垃圾桶,在初升的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像一个巨大的、冰冷的问号,横亘在槐荫里小区沉闷的早晨。
周瑾站在原地,看着孙建国消失在单元门洞里的背影,捏着宣传单的手指关节更加苍白。清晨的热浪裹挟着垃圾箱新塑料的气味和人群未散的怨气扑面而来。她挺直的脊背似乎微微晃动了一下,但很快又绷紧了。她转过身,面向剩下那些或观望、或犹疑、或依旧不满的居民,脸上重新浮起一种近乎职业化的、带着韧劲的微笑。
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她提高了音量,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充满说服力,万事开头难。孙师傅一时转不过弯,我们能理解。但这项工作,利国利民,更直接关系到咱们自己家门口干不干净,有没有味儿,苍蝇蚊子多不多!大家想想,要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捂在桶里几天,那味道……
她的话还没说完,刚才声援孙建国的卷发大姐就撇着嘴打断:周主任,漂亮话谁不会说可这分垃圾,它费工夫啊!我们双职工,早上打仗一样送孩子上学赶公交,哪有时间站那儿琢磨这袋是干是湿
抱着胳膊的男人立刻附和:就是!你说免费袋,免费能免费多久回头还不是得自己掏钱再说了,分错了还罚款凭啥啊
凭法规。周瑾的声音陡然清晰冷冽了几分,目光扫过众人,市里刚颁布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写得明明白白,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经劝阻、警告后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这不是我周瑾定的规矩,是法律法规!咱们槐荫里是试点,更要带头做好!
提到罚款和法规,人群里的嗡嗡声小了一些,但不满和抵触的情绪依旧在无声地流淌。有人小声嘟囔官字两个口,有人则皱紧眉头,似乎在权衡利弊。
周瑾放缓了语气,透出真诚:困难我知道。所以前期,街道办会全力支持!志愿者会定时定点在投放处指导,帮大家上手。专用垃圾袋,街道统一采购,免费发放至少三个月!分错了也不要紧,志愿者会纠正,不会一上来就罚。咱们的目的,是让大家养成好习惯,不是为了罚钱!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怀疑或沉思的脸:今天,是咱们槐荫里垃圾分类正式启动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