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图、账本与军制笔记——自永嘉新政试行以来,他早已将浙南钱粮物产摸得通透。林文远浑身带霜闯进来时,他正对着算盘核计数目,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

    韩侂胄已在镇江点兵!林文远扯下斗篷,露出肩头未化的雪粒,但据我在枢密院当差的堂弟所言,三衙禁军半数未领到冬衣,粮草只够十日之需!

    竹笔啪地折断在砚台里。陈傅良想起去年冬天在临安,曾亲眼见过士兵蜷缩在城墙根下,冻僵的手指还攥着锈迹斑斑的长枪。他深吸一口气,展开素绢:取温州商税明细、处州茶税账册,还有漕运河道的最新测绘图!

    更鼓敲过三下,窗外的瓯江结了薄冰。陈傅良的密函已写至第七页,字迹却愈发遒劲:北伐需精骑五万、步卒十万,月耗粮草二十万石。然江淮漕运梗阻,需疏浚运河三百里;军械库现存弓弩半数不可用,需紧急征调温州漆器工匠改良箭羽......

    林文远捧着密函欲走,却被陈傅良叫住。老人从箱底取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半块风干的鱼饼——那是去年龙湾渔民为谢新政所赠。此信务必亲手交给吕祖谦。他将鱼饼塞进林文远行囊,告诉他,永嘉百姓愿捐三月商税,只为将士能吃饱穿暖。

    三日后,临安城传来消息:韩侂胄驳回陈傅良的谏言,冷笑称腐儒纸上谈兵。但暗流已在涌动——吕祖谦暗中将密函部分内容呈给太皇太后,温州商会更联名上书,愿以商船无偿运送粮草。陈傅良却望着江上未化的冰棱,在《止斋文集》新篇写下:战非不可言胜,然胜在筹备,败在骄躁。今观庙堂,恰如临渊而不察冰裂之声。

    开禧二年春,北伐大军铩羽而归的消息传来时,陈傅良正在教孩童辨认农具。一个学童举着木剑嚷着要当将军,他却轻轻放下书本,指着田间忙碌的农人:真正的护国之士,不在朝堂夸夸其谈,而在让每粒粮食都能安稳入仓。远处,瓯江潮水裹挟着碎冰奔涌而下,恰似他未竟的谏言,终将在历史的浪涛中激起回响。

    然而,他的谏言石沉大海。开禧北伐惨败的消息传来时,陈傅良正在校订《周礼说》。他握着笔的手剧烈颤抖,墨汁滴在书页上,晕开一片漆黑。

    庆元六年冬,陈傅良在止斋病逝。临终前,他将毕生心血托付给学生:吾学不为空言,要见诸事功。窗外,瓯江潮水依旧,而那个以笔为剑、以文济世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江畔的书声里。

    百年后,永嘉学派的事功思想仍在影响着这片土地。人们在江心屿建起祠堂纪念陈傅良,祠堂楹联写道:笔底波澜惊朝野,瓯江潮涌见初心。每当夜幕降临,江面上的渔火与祠堂的灯火交相辉映,仿佛诉说着那个执着于经世济民的古老故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温州古城之传奇陈傅良简介 >温州古城之传奇陈傅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