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闺秀选专业,古今艺术融
眉头并未完全舒展,但眼神中的震惊和不解,渐渐被一种深沉的思索所取代。

    他重新看向谢明玉速写本上那个佝偻的修复师背影,又看看屏幕上女儿那些充满灵气的插画。

    一个是近乎卑微地守护着过去的残光,一个是充满活力地描绘着当下的传承。

    两者之间,似乎被女儿的选择,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柳氏轻轻握住谢明玉冰凉的手,传递着无声的支持,然后看向丈夫,温言道:“镇山,砚秋说得对。

    明玉有这份心,这份天赋,更难得的是有这份超乎年龄的清醒和担当。

    咱们谢家的女儿,难道只能走别人眼中的‘阳关道’?明玉的画,能赋予奶奶的食谱灵魂,焉知她将来不能赋予那些沉睡的文物新的生命?这路,或许窄些,冷些,但只要是她心之所向,走得踏实,走得光明,有何不可?”谢镇山沉默着,目光再次落在女儿脸上。

    那泪光盈盈的眼中,没有了刚才的激烈,只剩下一种近乎执拗的等待和期盼。

    他想起女儿幼时在谢府老宅,总是安静地坐在廊下,对着院中的花草、檐角的瑞兽一画就是半日,那份专注与此刻如出一辙。

    他又想起自己初到现代,面对扫码、直播时的格格不入和笨拙,若非凭着一身沙场磨砺出的硬骨头和儿女们的帮助,焉有今日?时代变了,战场……也的确不止一种。

    他长长地、沉沉地吐出一口气,那口郁结在xiong中的、属于旧时代的块垒,似乎随着这口气松动了一些。

    他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缓缓地坐回沙发,拿起遥控器,关掉了电视上那些喧嚣的赞美。

    客厅里只剩下壁灯柔和的光晕。

    “文物与博物馆学……”他低声重复着这个拗口的专业名字,像是在咀嚼一块从未尝过的点心,眉头依然皱着,语气却不再是指责,而是带着一种探究和……微不可查的让步,“哪所大学……这专业最好?”谢明玉眼中瞬间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如同被乌云遮蔽的星辰骤然亮起。

    泪水终于滚落,却是喜悦的。

    她几乎是扑到父亲坐着的沙发旁,声音带着颤抖的激动:“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培养的项目!国内最顶尖!陈老师…陈老师说我有天赋,他愿意推荐我!那里能接触到最顶级的文物,最好的老师!”“陈老师?”谢镇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陌生的名字,眼神又变得锐利起来。

    谢明玉的脸颊飞起两朵红云,声音小了下去:“是…是美院的陈默教授,也是故宫特聘的修复专家……他…他很照顾我,给了我很多指导……”谢镇山看着女儿脸上那抹罕见的羞涩红晕,再联想到“照顾”、“指导”,眉头又习惯性地要拧起。

    一直旁观的祖母,此刻却慢悠悠地放下茶杯,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哼,男先生,女学生……老话儿是有些道理。

    ”

    她浑浊的目光扫过谢镇山,又瞥了一眼谢明玉,带着洞悉世事的了然,却并无多少苛责,反而有一丝几不可察的玩味,“不过么,真金不怕火炼。

    是好是歹,是人是鬼,灶头火上一燎,是香是臭,立时便知。

    ”这句祖母式的“毒舌”,如同往紧绷的空气中投入一块冰,瞬间让谢明玉的羞涩变成了窘迫,也让谢镇山那刚升起的疑虑被一种啼笑皆非的无奈冲淡了些许。

    柳氏连忙笑着打圆场:“妈,您这话说的!陈教授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明玉跟着他学本事是正经!”谢砚秋则心领神会,立刻接话:“爸,这样,过几天正好是故宫一个宋代书画特展的开幕,陈教授是主要策展人和修复负责人之一。

    我托人拿到了内部邀请函。

    不如我们全家一起去看看?一来让明玉提前感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带着古人穿回现代简介 >带着古人穿回现代目录 > 第四十二章:闺秀选专业,古今艺术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