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祖母出食谱,洛阳纸贵时
妙的“适量”转化为可学习、可意会的描述。

    谢明玉则坐在稍远些的画架前,全神贯注。

    她的画笔下,不再是抽象的艺术表达,而是力求精准还原烹饪场景。

    祖母布满皱纹却稳如磐石的手握住炒勺的姿态;食材在热油中翻滚跳跃的瞬间;揭开砂锅盖时,那氤氲热气中透出的诱人色泽……她巧妙地将工笔的细腻写实与现代插画的清新构图结合,让古老的烹饪场景跃然纸上,充满生机与美感。

    当祖母讲述一道需要“文武火交替”的功夫菜时,谢明玉的笔下,那跳跃的火焰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簇炽烈,一簇温和,交织缠绕。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祖母亲自操刀的序言。

    她没有假手任何人,口述,由谢明远记录。

    文字平实质朴,却字字千钧,带着辛辣的幽默和洞察世事的通透:“灶台如战场,锅铲即刀枪。

    油盐酱醋是兵卒,火候便是那调兵遣将的帅旗。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今人做菜,爱花巧,堆砌名贵,却忘了根本——食材本味才是君王!再好的香料,也只是臣子,岂能僭越?火候更是马虎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做不出好菜!这册子里记的,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方,不过是老婆子几十年灶头打滚,摸爬滚打出来的土方子、笨办法。

    若有人照着做,觉得还成,那便是我这老婆子的造化。

    若觉得是‘毒舌’,那便当个乐子看罢。

    只一样:糟蹋粮食,天打雷劈!”这篇序言,被出版社资深编辑老李拿到手时,他正因书稿中大量“适量”、“凭手感”的模糊描述而头疼不已。

    然而,当他读到“灶台如战场”、“火候是帅旗”、“糟蹋粮食天打雷劈”这几句时,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满脸通红:“绝了!神来之笔!就冲这篇序,这书就值了!‘毒舌老祖’人设稳了!这才是灵魂!”所有的“不专业”瞬间变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和魅力。

    ---《谢府珍馐录》的出版,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块巨石。

    封面设计极富冲击力:祖母谢陈氏那张饱经风霜、眼神锐利如刀的半身肖像占据大幅版面,背景是谢明玉绘制的、虚实结合的精美古灶台与炊具图案。

    烫金的“谢府珍馐录”五个大字遒劲有力,下方一行小字:“毒舌老祖”灶头兵法实录。

    新书发布会选在了一家古色古香的文化会馆。

    镁光灯闪烁不停,台下座无虚席,除了媒体,更有无数被“毒舌老祖”名号和那篇惊世序言吸引而来的美食爱好者、文化学者,甚至餐饮界大咖。

    谢砚秋作为总策划和发言人,一袭干练套装,从容不迫。

    祖母没有亲自到场,但通过一段提前录制的vcr,再次展现了她强大的气场。

    镜头里的她,穿着家常的素色盘扣布衫,背景是谢家那个融合古今的厨房。

    她对着镜头,语气平淡却自带锋芒:“书,印出来了。

    老婆子的话,都在里面。

    做得好不好吃,全看各人悟性。

    莫要学那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正了。

    ”

    短短几句,再次引爆全场掌声和笑声。

    真正的销售狂潮始于您看了吗?他说您这书是‘活化石’,填补了空白!现在全国都在讨论咱家的菜谱呢!”祖母没有立刻回答。

    她伸出手,不是去拿那本引起轰动的书,而是轻轻拂过旁边小几上,一张谢明玉随手画的线稿——画的是她年轻时,在谢府老宅的大灶前,专注盯着蒸笼火候的侧影。

    画中的女子,鬓角还未染霜,眼神专注得近乎虔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带着古人穿回现代简介 >带着古人穿回现代目录 > 第四十一章:祖母出食谱,洛阳纸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