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斗室困群英,泡面初识味
脑屏幕,好奇地问:“那是什么琉璃板?里面好像有小人儿在动?”直接被记录为:“身份不明,注意力分散,对现代物品表现出异常好奇。
”祖母在张嬷嬷的搀扶下,面对询问,只是闭目养神,偶尔睁开眼,用审视的目光扫过警察和房间,淡淡说一句:“老身年迈昏聩,记不清了。
”
摆明了不合作。
谢明哲则全程沉默,无论问什么,都只是低着头,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画圈,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
情况汇总到陈警官这里,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一家子,除了眼前这个自称谢砚秋的女孩还能勉强沟通,其他人要么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要么拒不合作,甚至具有攻击性。
身份全无,来历不明。
砸毁电视机、扰乱治安、抗拒执法(谢镇山的行为被定性为抗拒执法未遂)…这简直是一团巨大的、行走的麻烦!“陈队,这…这怎么处理?”小赵拿着厚厚一叠混乱的询问记录,一脸为难,“身份完全无法核实,问话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那个壮汉(谢镇山)危险系数很高,总不能一直关在询问室吧?还有那个老太太和小孩…也不能一直这么晾着。
”陈警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眼前同样一脸疲惫和绝望的谢砚秋,叹了口气。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家人背后肯定有隐情,但眼下,证据和线索几乎为零。
强行拘留?理由不够充分,而且那老太太和小男孩的状态也不适合。
放走?身份不明,又有潜在的危险性(谢镇山),砸坏的电视机也需要赔偿,房东那边也得交代。
“先带他们去滞留室安置一晚。
”陈警官做了决定,声音带着疲惫,“分开男女。
看好那个男的(谢镇山),加强警戒。
明天…明天联系一下民政和救助站的人过来看看。
另外,通知房东明天来所里一趟,协商电视机赔偿的问题。
”他看了一眼谢砚秋,“你,跟我来一下。
”谢砚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忐忑不安地跟着陈警官来到他的办公桌旁。
“你叫谢砚秋是吧?”陈警官坐下,打开电脑,“你说你们是深山来的灾民,身份证明都没了。
那你们现在靠什么生活?落脚点在哪里?房东是谁?房租怎么付的?”一连串现实而尖锐的问题,如同重锤砸在谢砚秋心上。
她哪里知道这些细节!她连这个身体原主的信息都一无所知!“我…我们…”她支支吾吾,额头渗出冷汗,“刚…刚找到地方…还没…还没跟房东签…签什么…房租…是…是用以前带出来的…一点…一点积蓄…”她越说声音越小,自己都觉得荒谬。
陈警官盯着她看了几秒,那眼神仿佛能穿透她的心虚。
他没有再追问,只是拉开抽屉,拿出几张表格:“这是《身份不明人员暂时安置登记表》和《情况说明告知书》。
你既然是唯一能沟通的,先把这些填了,尽可能详细地说明你们的情况,包括你们所说的‘深山’大致方位、受灾情况、逃难路线、家庭成员基本信息等等。
另外,”他指了指旁边一个带指纹采集器的仪器,“所有能配合的成年人,都需要采集指纹存档。
”看着那复杂的表格和冰冷的指纹采集器,谢砚秋眼前阵阵发黑。
填表?编故事她还能勉强应付几句,但要详细编造一个“深山灾民”的完整背景故事和逃难路线,还要天衣无缝?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采集指纹?那更是在现代系统里彻底留下痕迹!一旦将来身份问题爆发,就是铁证!“警察同志…我…我认字不多…这些…”她试图挣扎。
“慢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