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了,最后站起来,低声说:那我给你做担保,后果你承担,机会我给。
第二天,我就在镇工商所提交了苏沉社区建设服务体登记申请。名义是服务体,实则就是一个临时工地联合小组。没有法人资格,但能跑账、对外发票、做备案。
材料递交的那一刻,我心里只剩下一句话:这一步,谁也不能替我走。
可还没等我松一口气,新的问题就到了。
县里下发公文,要求所有参与民建试点工程的人员名单、证件、施工资历、工资明细必须在十日内报备。否则取消试点,终止施工。
这封公文像是一记闷棍,不响,却能砸碎骨头。
我工地上的人,七成没资质证书。有人是老泥水匠,干了一辈子活却没参加过一次培训;有人是以前被辞退的项目临工,档案都挂空了;还有几个兄弟,是从周边村叫来的壮劳力,身份证都不在本地。
这下好了。不是我想继续施工,而是施工资格硬生生被掐了喉咙。
要不就挂靠吧。老梁那天头一次劝我,你别一条路走死了。
我不是怕输,我是怕认了。
我对他说,如果这次我低头了,那以后别人就能说——看吧,苏沉也一样,还不是得靠上头那套规矩走。那我之前争的,算什么
当晚我去了赵工那。他看了我一眼:你是来求证书的
我点头:我不想用别人的。
他看着我很久,然后从书柜里拿出一个红本本,封面已经褪色。
这是我退职那年留的唯一一个授权章,我可以给你盖十份,施工监督、图纸审核、预算复核全盖。但你要记住,这是我的命换来的名声,你不能让它烂在泥里。
我双手接过,鞠了一躬。
回到工地的第二天,我带着那十份盖章材料,一一录入施工人名单。所有人都换了工牌,身份、工种、资历、时长一一对应。
镇里审核的时候,看着我那一摞资料,惊讶得说不出话。
你这是——怎么搞到这么整齐的报备表
我说:真干活的人,就应该有真名字。
那天审核通过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整个工棚都沸腾了。有人冲出来大喊:咱们不是黑工了!
我看着那张通过公示单,突然就有点想哭。
可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赵南的短信到了:林洪动了,他在市里给恒盛那边打了招呼,申请把你工地周边划入市级交通规划管控区。这个动作一旦批下去,你整个项目就得停,连申诉通道都没有。
我站在工地门口,看着那片刚刚铺完石灰、还没浇水定型的路段,心里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对手,不再只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而是一整套围墙。
而我要做的,是用一双手,把它撬开一条缝。
6
钢骨之光
那天晚上,赵南把我约到市区一个小饭馆,点了两个小炒,一个青菜蛋汤。
他低头搅着碗里的饭,说:你现在的事,在上面不是没人知道,只是还没人愿意动真格。
我说:那我就逼他们动。
他摇了摇头:真要逼,代价不会小。
我抬头看着他:我已经交过不少了,再多一点,我也能扛。
他沉默片刻,从包里拿出一份复印件递给我,是恒盛提交给市规委会的规划申请材料副本。申请内容明确写着:将本区域作为交通调整枢纽前期保护区,暂缓一切非政府主导建设行为。
这是典型的程序压人,赵南冷笑,他们知道你没后台,也知道你一旦停下来就再没机会翻身。
我盯着那份材料看了半天,脑子开始一点点转起来。
他们是想把地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