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得等。
赵南没说话,只是狠狠吸了一口气。
老梁凑过来:你这图纸我看了,施工逻辑没问题。要不要试试直接干一段出来哪怕是样板段,也能堵住他们的嘴。
你是说,绕过招标
这地还没有正式移交,就算他们贴了牌,也属于未开工状态。你只要能证明你这边是‘民生自治建设试点’,没人能拦你。
我咬了咬牙,脑子里开始转起那些施工流程、审批逻辑、风险点。
恒盛现在是在赌我不敢动。一动,就成非法建设。可如果我动得漂亮,动得合法,他们才是站不住脚的那个。
那天晚上,我把所有的图纸重新校对了一遍,又把工人名单、材料库存、施工机具情况一一登记。凌晨三点,我点了一支烟,站在工棚外看着那块被围住的地,心里一点一点亮起来。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我找了十个老工人,在铁皮围挡北侧开了个小口子,用两根钢架临时支起了标识:社区排水管道临时修复作业点。
老梁带队,负责布线和下管。我亲自钻进泥沟,抄着手电核对每一节管道铺设的走向,哪怕多出半米,也要重新掘开。
有人围观,有人拍照。两小时后,就有恒盛的人冲过来,带着安全帽和几名看起来像是物业的保安。
谁让你们动这里的
我站起身,递上我们提前备案的《应急民建操作申请书》复印件,一字一顿:我们正在进行地表雨水通道的应急修复,这属于民建应急范畴,有签批。
你这叫钻空子!
你可以叫镇建设办来,我们现场对。
对方气得脸色铁青,但没敢动手。他们不是没后台,而是不敢在这时候给我留下明证。
那天下午,我们完成了第一段样板施工,管道、槽钢、初步垫层全部铺设完毕,我让人用无人机拍了全景,用上帝视角把整个样板段的结构清晰地记录下来。
晚上,赵南带着一位县里调研办的副主任来现场视察。他看完后问我:你这个结构,和正式项目对接得上吗
我点头:完全对得上。而且,我的预算只有恒盛方案的60%,施工周期压缩了20%,土地利用率更高。
他点点头:我听说过你爸的事。你这小子,有点像他。
那一刻我没接话,只是低下头,抿了一口冷掉的水。
两天后,我把施工报告、影像资料、预算控制对比表做成了一份项目评审提案,提交到了县里,附上了一页特殊请求——将该地块暂缓商业施工,转为社区试点。
赵南说:这个程序能不能过,要看你能不能在这几天把优势跑出来。我争取时间,你自己争气。
那几天,我几乎没睡,每天只眯一两个小时。白天施工,晚上做对比报告,深夜还要回访邻近区域的居民,征集支持签名。
第六天凌晨,我收到短信:
恒盛方案数据已被质疑,部分预算被要求重审,你方申请材料已转入快审流程。
我盯着屏幕,感觉心跳在耳朵里轰轰直响。
可我还没来得及高兴,电话响了,是老梁,声音低沉。
小苏,出事了,施工队里一个叫阿芒的兄弟,昨晚送材料回家路上,车被人砸了。他人没事,但对方留下话——让你别再掺和这片地的事。
4
工地风暴
我到医院的时候,阿芒正在急诊室缝针。他脸上挂着几道玻璃划出来的口子,手掌上扎着碎片,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他们下手不重,但够恶心。老梁低声说,车窗砸了,车没偷,材料也还在,就是想给你个警告。
我坐在椅子上,感觉胸口憋得难受。赵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