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章
    第13章

    山风在耳畔呼啸,陈钰璃坠落的瞬间,视网膜上最后一片血色逐渐被浓稠的黑暗吞噬。

    身体失重的眩晕感尚未消退,鼻腔却先捕捉到一股混杂着泥土与艾草气息的潮湿味道。

    她猛然睁眼,正对上一双盛满担忧的浑浊眼眸――那是个面容憔悴的中年女人,鬓角插着的木簪已磨得发亮,粗布围裙上还沾着未干的草渍。

    醒了!二牛,快去舀碗温水!女人慌忙放下手中的破布,粗糙的手掌试探性地贴上她的额头,菩萨保佑,可算醒了。

    陈钰璃挣扎着起身,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由木板和稻草拼凑的床上,身下的被褥薄得几乎能触到床板。

    土坯墙裂缝里漏进几缕微光,照见屋内唯一的家具是张缺了条腿的木桌,桌上倒扣着几个豁口的粗瓷碗。

    门口处,身形佝偻的男人正捧着陶碗蹒跚走来,剧烈的咳嗽声震得她肩头直颤。

    别......别起来,你都昏迷三日了。

    王二牛将碗递到女人手中,浑浊的眼珠在陈钰璃脸上打转,敢问小姐,可是遭了山匪我和婆娘在山脚挖野菜时见你浑身是血......

    陈钰璃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记忆如潮水翻涌。

    跳崖前系统机械音响起的瞬间,她回到了古代。

    她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掌心细嫩如初,这具身体,竟与初到古代时的十八岁别无二致。

    多谢二位救命之恩。陈钰璃强撑着坐起,目光扫过屋内徒四壁的景象。

    李氏正将温水吹凉,手腕上缠着的布条渗着暗红血迹,显然是连日劳作磨破了皮。

    墙角堆着半筐发黑的野菜,陶锅里飘出的稀粥香气淡得几乎闻不到。

    深夜,木窗外虫鸣此起彼伏。

    陈钰璃假寐片刻,听见隔壁传来二牛压抑的咳嗽声,紧接着是李氏的低语:当家的,明日我去镇上把纺车典了吧,你这咳嗽都咳出血丝了......

    典什么典!二牛的声音带着愠怒,却掩不住气若游丝,那纺车是你陪嫁,卖了以后拿什么换盐我这病......许是着了凉,歇几日便好。

    陈钰璃攥紧了掌心。

    她太熟悉这种困窘――前世初到战乱年代,随处可见衣不蔽体的流民,可姜辰晏的弟弟姜严登基时曾立下轻徭薄赋,让天下大同的誓言,如今为何还有百姓在温饱线上挣扎

    她翻身下床,借着月光摸到墙角的竹筐,指尖触到野菜下几张皱巴巴的纸张,展开一看,竟是盖着官府红印的税单。

    每亩地征粮三斗陈钰璃瞳孔骤缩。

    大夏律例规定,百姓年税不过每亩一斗,这多出的两斗,分明是层层盘剥的苛捐杂税。

    她捏着税单的手青筋暴起,忽听系统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

    【宿主您好,您已回到大夏建国后十年年。】

    陈钰璃闭眼苦笑,她终于彻底摆脱了姜辰晏。

    二牛哥,明日我随你下地吧。次日破晓,陈钰璃拦住扛着锄头的王二牛,我略懂些耕种之道,或许能帮上忙。

    二牛愣了愣,刚要推辞,却见陈钰璃已从墙上摘下破旧的草帽扣在头上。

    李氏捧着野菜粥欲言又止,目光落在她挽起的袖口上――那里露出一截白皙的小臂,分明不是常年劳作的模样。

    田地里,陈钰璃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指缝间漏下的沙土干燥板结,隐约可见草根处缠着细小的虫尸。

    她想起兑换的农学手册里提到的轮作之法,又抬头望向远处光秃秃的山丘,忽然开口:二牛哥,这片地连年种粟,地力早耗尽了。若改种豆科作物,来年定能增产。

    小姐莫不是读书读傻了二牛咳嗽着弯腰除草,粟米耐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人曾见今时月简介 >古人曾见今时月目录 > 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