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从蒙巴那斯出发去参战(一) 立体主义的瓦解
这一天,在所有人心中都响起了一声晴天霹雳。
约瑟夫·戴尔泰Josepeil(1894—1978),法国作家。
于布缺乏理智。
20世纪也一样。它刚刚进入理性年龄,便把世界带入了战争。
1914年6月28日,弗朗索瓦-斐迪南大公倒在了塞尔维亚狂热分子的子弹之下。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1日,德国向法国与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同日,让·若雷斯Jean Jaurès(1859—1914),法国政治家、作家,反对政府的殖民政策,反对战争。遭暗杀。8月1日,法国全国总动员。8月2日,法国军队在灿烂的阳光下走出了巴黎的军校和军营,一个个身挂头盔、枪系红花的士兵,在战刀、宝剑、刺刀发出丁丁当当清脆的撞击声中,在战旗的军乐队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沿着巴黎的条条大道,向各火车站进发。重骑兵、龙骑兵、炮兵、狙击兵和步兵异口同声地呼喊着同一个口号:打到柏林去!他们计划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达那里,并且带着他们的战利品——凯泽Kaiser,1871—1918年期间的德国皇帝。以同样快的速度返回巴黎。
在巴黎,人们聚集在蒙巴那斯的各家酒馆里举杯痛饮,为获得胜利祝福。开战前夕,蒙马特尔的艺术家们,为躲避战火而到蒙马特尔落脚的人们,纷纷跟随毕加索跨越塞纳河到达左岸蒙巴那斯。于是,蒙巴那斯的瓦万大街取代了蒙马特尔的“机灵兔”,成为来自蒙马特尔的艺术家们最集中的区域。他们在塞纳河的右岸蒙马特尔山撒种,却将在蒙巴那斯收获。
丁香园酒馆不再组织舞会了,因为那里资产阶级化了。茴香酒从六个苏涨到八个苏。为避免遭受镇压,画家和艺术家们从山上下来以观形势的发展。他们推开门,进入位于瓦万大街两侧的两个较大的酒馆:多姆和罗童德。前一个酒馆比第二个早开张十五年。多姆酒馆有三个厅,供德国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人和美国人玩台球。罗童德占两大优势:一台老虎赌博机,一个朝阳的大平台。不久之后,他扩大规模,把隔壁的两家酒馆巴那斯和小拿波利丹吞并。艺术家们经常在这里相聚,为德国皇帝凯泽喝倒彩。
8月2日,瓦万大街同其他路口没有两样。只是在它的南侧,人们在组织欢送军队开赴战场的庆祝活动,罗童德内人群熙熙攘攘,而位于北侧的多姆却空无一人,德国人放弃台球桌溜了。从此以后,他们只能在国界线的另一侧耀武扬威了。直至那时,一直认为艺术没有国界的拙劣画家们,也悲伤地陪同他们的日耳曼朋友到纪尧姆皇帝召见他们的火车站去了。他们在群众的一片嘘声中走了,去了柏林或慕尼黑。
当时,社会各界都酝酿着狂热的反日耳曼情绪。艺术也无法逃脱这一法则。举办“熊皮”拍卖会的次日,《巴黎午时》发表了一篇反映人们共同思想的文章:
一些不受欢迎的外国人怪诞、滑稽而且丑陋的作品卖出了天价……这样一来,我们民族艺术中讲分寸、守秩序的优点将逐渐消失,塔奥塞tannhauser,德国诗人和作曲家。以及他的同胞们将会十分高兴,因为他们不需要再购买毕加索的作品,而是免费从卢浮宫博物馆搬走他们想要窃取的一切艺术品,而那些冒充高雅的意志薄弱者或无政府主义知识分子却无能为力,束手无策。毫无疑问,这些人有意无意地成了敌人的帮凶和同谋。
[摘自1914年3月3日《巴黎午时》]
阿波利奈尔此时表现出了他全部的能力。他猛烈攻击罗曼·罗兰以及所有只讲和平、不参与任何斗争的和平主义作家。他为倡导和激励人们“反德”的民族情感大声疾呼。《酒精》一书出版时,他敢肯定德国人已经在连一个马克的著作权都未付的情形下,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