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他
部分,一个懦弱的雇员,并且也曾经抱有怀疑。他在墨尔东区的健康院里度过的那段时光当然会为他减轻罪刑情状,赢得陪审团的宽恕。再说,和马隆涅相反,他从来没在戛纳拿过金狮奖。
他给他的柏拉图妓女塔玛拉打电话,同时想着索菲,他不会再见的孩子他妈。
他生活中有太多人缺席。
“我把你吵醒了吗?”
“昨晚,我在皇宫酒店接了个客人,”她噼里啪啦地说着,“你不知道,他的那玩意像个小孩的胳膊,我差点要使用橇棍。‘家电嘣嘣,挑好挑准!’”
“这是什么东东?”
“哦,这个呀,没什么,为了不付电话费。他们插播广告,这样,你打电话就免费。”
“你签了这个恐怖的玩艺?”
“‘卡斯托拉玛,工具材料,应有尽有,卡斯托卡斯托卡斯托拉玛。’是啊,总能习惯的。你看,我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哦,对了,昨晚那个家伙,幸亏他完全处于沉醉状态,但跨上来仍跟匹小马似的,我向你保证。当然,我在床上也给他来了个迷你脱衣舞,他问我能否在我的脚上刮一道,然后我们在一起看了电视,我最后出来时还算完好无损。‘超市英特,商品分配的剑客。’现在几点了?”
“下午三点。”
“哇!哎呀,我可真累惨了。今早七点时,我还在‘香蕉吧’,像团粗麻布,假睫毛都贴在牙齿上。你呢?你在哪?一切都好吗?”
“我在塞内加尔。我想你。我正在读《妓女领域的扩张》。”
“你别逗我了,我可要吐在我的手袋里了。‘卡约卡约卡约,灯具倾听心曲’。你不想过会儿再给我打吗?”
“你是把手机贴着耳朵吗?当心!手机会造成染色体裂变,他们拿老鼠做了试验:受手机辐射的老鼠,死亡率增加75%。我买了个耳机,我建议你也买一个,我可不想得脑瘤。”
“但,奥克塔夫,你不是没脑子吗?‘购物大陆,是个赢家。’”
“对不住,你那些标语口号还真让我受不了。我得挂了。接着睡吧,我的小羚羊,我的柏柏尔人,我的《马拉喀什的警报》。”
现代人的问题不是他们的恶毒。相反,总体来说,为了一些实际原因,他们还是更希望表示友善。他们只是憎恨无聊。无聊让他们诚惶诚恐,然而,若能独自或和别人一起享受那些停滞的时间、讨厌的片刻,或者因为烦恼而发一阵呆、犯会儿傻,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具有建设性,更伟大的了。奥克塔夫明白了:无聊才是真正的享受主义。只有无聊才能让人享受现在,可是人们似乎都奔往相反的方向。为了逃避无聊,西方人求助于电视、电影、互联网、电话、电脑游戏,直至一本简单的杂志。他们从来不集中在他们所做的事上,他们只是间接地活着,就好像满足于在此时此地生息是件可耻之事。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在网上,或拿着手机说话时,我们并不在我们身处的地方,我们在别处。我们也许并没有死亡,但我们也没有在生存。计算一下我们每天有多少小时是在别处度过的,这倒满有意思。别处,只有在那里我们才存在。所有的机制都将我们登记成缺席的订户,要摆脱这个身份将比登天还难。所有批评这个作秀的社会的人家里都有电视机。所有蔑视消费社会的人手里都拥有一张信用卡。在这种状况下,一切都纠缠不清。其实,自从帕斯卡以来,什么都没有改变:人们继续投入消遣娱乐来逃避对未来的焦虑不安。只是如今消遣娱乐无处不在,以致于它代替了上帝。然而怎样才能逃避这消遣娱乐?只有直面焦虑与不安。
世界并不真实,除了它让人厌烦的时候。
奥克塔夫在一棵椰树下,兴味盎然地自我无聊着。他此时的幸福在于观赏两只蛐蛐儿正在沙子上交尾。他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