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五章:致命的缪斯
对何雍画廊那尊奇特雕塑的追查很快有了结果。雕塑的作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艺术家,一年前因抑郁症自杀身亡。据其家人回忆,这位艺术家生前性格孤僻,沉迷于某些神秘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也大多晦涩难懂。何雍是在一次小型地下艺术展上买下这尊雕塑的,时间大约在半年前。这条线似乎又指向了死胡同,但顾盼总觉得那个与符号惊人相似的造型绝非偶然。
与此同时,对失踪画家墨菲的寻找也毫无进展,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而激进评论家K,虽然言行可疑,但警方并未找到他与两起案件有直接关联的证据,只能将其列为重点监控对象。调查似乎再次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一条新的线索浮出水面,将警方的视线引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一位在艺术圈内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林薇。
林薇这个名字,在B市的艺术圈,尤其是高端和先锋领域,几乎无人不晓。她并非艺术家或评论家,身份更像是一位赞助人、社交名媛和……某种意义上的缪斯。她出身神秘,据说背景显赫,拥有惊人的财富和人脉。她频繁出入各种艺术展览、酒会、沙龙,与众多艺术家、评论家、画廊老板关系密切。她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慷慨的资助,捧红了不少年轻艺术家,但也因为其捉摸不定的个性和复杂的私生活而备受争议。
将林薇牵扯进来的,是针对死者周扬和第二起案件三名受害者社会关系的深入调查。警方发现,周扬生前与林薇有过一段时间的密切交往,甚至有传言周扬曾疯狂追求过林薇,但最终似乎不欢而散。周扬那篇引发争议的、抨击新锐画家的文章,其矛头所指,正是林薇当时正在力捧的一位年轻艺术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第二起案件中的三名流浪者,在遇害前几天,都曾在林薇名下的一个私人艺术基金会设立的临时收容点接受过短暂救助。
这两条看似独立的线索,都指向了林薇。一个原本游离在案件边缘的、光鲜亮丽的名字,突然被拉到了聚光灯下。
这个林薇……什么来头
赵磊看着资料,眉头紧锁。照片上的林薇,长发微卷,眼神慵懒而锐利,红唇边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散发着一种成熟、危险又极具魅力的气息。
背景很深,查到的都是表面信息。
一名警员回答,只知道她大约五年前突然出现在B市艺术圈,资金来源不明,但出手阔绰。她名下的那个艺术基金会,除了资助艺术家,也确实做一些零星的慈善活动,比如临时收容。
顾盼看着林薇的照片,心中却涌起一种奇怪的熟悉感。不是见过,而是一种……感觉上的相似。那种眼神,那种看似随性却掌控一切的姿态,像极了他记忆中调色板里某些负责引导和评估的高阶成员。
我要见她。
顾盼说道。
赵磊有些犹豫:她身份特殊,而且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她与案件有关。贸然接触,可能会打草惊蛇,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正因为她特殊,才更需要接触。
顾盼坚持道,周扬与她关系破裂,紧接着就发表了那篇针对她
protégée(被保护人)的文章,然后遇害。三名流浪者在她基金会的收容点待过,随后成为第二起案件的‘道具’。这其中如果只是巧合,未免也太巧了。而且,
顾盼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连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安的直觉,我感觉她身上,或许有我们正在寻找的答案。
最终,赵磊同意了顾盼的请求,但决定由顾盼以犯罪心理顾问的身份,用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进行接触,避免直接的警方问询。
见面的地点约在林薇私人会所的一个僻静茶室。环境雅致,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沉香。林薇比照片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