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显风情,一身剪裁优雅的黑色长裙,衬得皮肤愈发白皙。她亲自为顾盼沏茶,动作从容不迫,每一个细节都透着良好的教养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感。
顾老师,久仰。
林薇将一杯澄澈的茶汤推到顾盼面前,声音温和悦耳,不知今天找我,是为了公事,还是……私事
她的眼神带着一丝探究,仿佛能轻易看穿人心。
林小姐快人快语,我也就不绕弯子了。
顾盼平静地迎上她的目光,是为了周扬先生,以及最近发生的那两起不幸的案子。
林薇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惋惜:周扬……真是可惜了。他是个有才华的人,虽然有时候,过于偏激。
听说林小姐与周扬先生曾经关系匪浅
顾盼直接切入。
林薇放下茶杯,轻轻叹了口气:算是朋友吧。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嗯,观念上的差异,渐渐疏远了。
她避开了追求和破裂这些更具体的词语,回答得滴水不漏。
顾盼观察着她的微表情。提到周扬时,她的眉心有微小的皱褶,嘴角下撇,是真实的悲伤信号。但提到观念差异时,她的眼神有瞬间的闪烁和轻微的唇角上扬——这暗示着可能存在隐瞒,甚至一丝轻蔑或不屑。
那么,林小姐对他那篇引发争议的文章怎么看那篇文章,似乎对您当时支持的一位艺术家非常不利。
顾盼继续施压。
林薇淡淡一笑,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艺术评论嘛,各花入各眼。周扬有他的看法,我尊重他的言论自由。至于那位年轻艺术家,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他的价值。真正的艺术,不会因为几句批评就失去光彩。
她的回答从容得体,无懈可击。
顾盼转换了话题:我们还了解到,第二起案件的三位受害者,在遇害前曾在您基金会的临时收容点待过。
这个问题似乎让林薇有些意外,她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是的,我的基金会确实为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临时帮助。那几位……我有些印象。他们很可怜。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感到非常难过和震惊。
她微微蹙眉,眼神中流露出悲悯,看起来真诚无比。
但顾盼却捕捉到了一丝违和感。在她表达难过和震惊时,她的瞳孔并没有像正常情绪反应那样相应变化,反而显得异常平静,甚至有些……冰冷。这种情绪与表达之间的细微脱节,逃不过顾盼受过严格训练的眼睛。
林小姐的基金会真是善举。
顾盼语气不变,不知道您设立这个收容点的初衷是什么
林薇端起茶杯,目光望向窗外: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觉得,艺术不应该只存在于殿堂之上。有时候,也需要一些……烟火气。而且,接触不同的人,也能给我带来一些……嗯,灵感。
她最后几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灵感
顾盼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
林薇转回头,看着顾盼,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顾老师,您是心理学家,应该明白,人性本身,就是最伟大的艺术品,不是吗无论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
这句话,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瞬间打开了顾盼记忆中另一扇尘封的门。他想起了调色板关于人性素材的理论——将不同背景、不同心理状态的人视为创作的原材料,通过观察、引导、甚至操纵,来探索人性的极限,并从中汲取艺术的精髓。
眼前的林薇,她那看似悲天悯人的慈善行为,她对人性和灵感的论述,都与调色板的理念不谋而合!
顾盼感到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女人,绝对与调色板脱不了干系!她甚至可能就是组织在B市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