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习惯了他偶尔投来的带着笑意的目光,习惯了他请教问题时那专注的神情,习惯了我们之间在寂静自习课上那小声的、关于解题思路的讨论。

    这种感觉很陌生,也很危险,像是在寒冷的冬日里,突然有人递给你一杯温水,暖意短暂地驱散了寒冷,却也让你开始害怕失去这份温暖,害怕这杯水本身就带着毒。

    我不敢深想,只能把这些归结为同学间的正常互助。

    但每当我不经意间抬起头,看到王倩和她的同伴们投来的、更加冰冷和复杂的目光时,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感就愈发强烈。我们的平静,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这几日看似平静无波的学习生活,实则暗流涌动。

    顾易的靠近像是一缕不合时宜的暖阳,照亮了我灰暗世界的一角,却也可能将我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而王倩的沉默,则像一把悬在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带着毁灭性的力量,轰然落下。

    日子在紧张的复习、清晨的奔波和与顾易那份小心翼翼、日益增多的互动中一天天滑过。

    窗外的寒意越来越深,光秃秃的树枝在北风中萧瑟,日历也终于翻到了最末一页。

    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种与平日不同的、属于新年的特殊气息——即使在高三这片压抑的土地上,也隐约能感受到一丝松动和期待。

    这一天,是腊月三十,除夕。

    万家灯火准备团圆的日子,也恰好是我的生日——我满十八岁的生日。

    成年,一个听起来沉甸甸的词语。但在我过往的十七年人生里,生日这个概念几乎是模糊而苍白的。

    它从来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最多只是日历上一个普通数字的更替。

    没有蛋糕,没有礼物,没有祝福,甚至连父亲和母亲(以及后来的继母)都从未记得过。

    唯一能证明这一天特殊性的,只有奶奶。

    每年这一天,无论多忙多累,奶奶都会雷打不动地给我煮一碗卧了两个荷包蛋的长寿面,如果手头稍微宽裕一点,她会去街角那家小小的面包店,给我买一块最便宜、巴掌大的奶油三角蛋糕。

    那碗热腾腾的面条和那块小小的、甜得有些腻人的蛋糕,就是我关于生日的全部记忆,简单,却也承载了奶奶对我全部的爱和期望。

    今年也不例外。

    傍晚时分,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密的雪花,给这个老旧的小区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

    我帮着奶奶贴好了窗花和一副小小的春联,屋子里弥漫着奶奶炖着的、并不丰盛但充满家常味的年夜饭的香气。

    奶奶像往常一样,端出了一碗热气腾腾、卧着两个金黄荷包蛋的长寿面,还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小小的、包装朴素的圆形水果蛋糕。

    小舒,十八岁了,是大姑娘了。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眼神里充满了慈爱和感慨,吃了这面,往后就顺顺当当,平平安安。过了年,好好考试,考个好大学!

    谢谢奶奶。我接过那碗沉甸甸的面,眼眶有些发热。

    十八岁了,这意味着更多责任,也意味着离那个能带着奶奶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但也更感压力。

    我低头吃着面,心里默默许愿,希望奶奶身体健康,希望自己能顺利考上大学。

    就在这时,一阵有些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陋室里的宁静。

    我和奶奶都愣了一下。

    除夕夜,谁会来我们家

    我们家几乎没什么亲戚走动,父亲和继母更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

    谁啊奶奶疑惑地扬声问道。

    奶奶,是我,顾易。我来给您和小舒拜个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原来被人喜欢是这样的感觉简介 >原来被人喜欢是这样的感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