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去国营厂……
国营厂的机床吃细粮,俺这修鞋机改的磨床啃窝头。
燕无双打断他,粉笔尖敲在图纸上的倒角处,张站长,我赌你的订单里没有这个
——
他突然从裤兜摸出个小瓶,倒出些泛着青光的粉末,俺自己配的抛光剂,比进口的还亮堂,关键是
——
他压低声音,不要外汇券。
张站长的眼睛瞪得像轴承滚珠。临江镇的农机出口正卡着精度问题,没想到解法藏在菜市场的豆腐香里。他掏出皱巴巴的订单,笔尖在
乙方
栏停顿:这名字……
无名技术合作社
俺们这是家庭作坊,
燕无双往窗外指了指,林小羽正在摊位前给张婶修锁,缝纫机改装的清洗机藏在布帘后嗡嗡作响,就当是帮老乡带点零件,赚碗豆腐脑钱。
订单金额是三百块,在
1978
年的滨江足够买半套公房。但燕无双只收了五十块定金,剩下的让张站长去王秀兰那里买豆腐抵账
——豆制品发票好开,
他拍着对方肩膀,而且俺老婆说,插秧机零件和豆腐脑一样,都得讲究个细磨慢工。
暮色漫进菜市场时,燕无双蹲在缝纫机前调试喷头角度。林小羽递来搪瓷缸,里面是混着机油味的茉莉花茶:王姐说下周有人来收废品,把咱那台老磨床处理了吧
处理
他拧着喷头的手顿了顿,这台磨床跟着俺从滨江厂出来,齿轮还是
1969
年抗洪时抢修的
——
突然笑了,行,处理前让它再赚趟奶粉钱。
他摸出白天张站长留下的图纸,在背面画了台新设备的草图:主体是缝纫机框架,滚筒换成可调节转速的齿轮组,水箱改用废旧的铝制暖壶。图纸角落画着个小豆腐坊,烟囱里飘出的不是烟,而是零件加工时的火星子。
明天去五金店买根链条,
他把图纸塞进咸菜缸,挨着八级钳工证书,咱这清洗机啊,得让零件在水里跳缝纫机舞
——
就像你当年在厂文艺队跳的《步步高》。
林小羽笑着捶他肩膀,缝纫机改装的清洗机突然发出规律的咔嗒声,像极了当年厂里下班的铃声。燕无双望着摊位上的铁皮台灯,底座新刻了行小字:1978秋缝纫机革命,火星子般的焊点在灯光下明明灭灭,如同某个正在转动的齿轮,悄悄咬住了时代的链条。
后巷传来王秀兰的喊声,说临江县又有两家村办厂要来看货。燕无双擦了擦手,把
无名修锁
的木牌往旁边挪了挪,露出背后半掩的清洗机
——
反正夜色已深,工商所的同志该去看《创业》了,不是吗
5
初代合伙人上线
滨江机械厂的废弃锅炉房在深夜泛着潮气,燕无双用废焊条点燃的火堆噼啪作响,火星子窜上生锈的管道,映得王秀兰手里的牛皮纸袋忽明忽暗。
二十八张营业执照。
王秀兰抖了抖纸袋,证件上的红章在火光里像跳动的齿轮,临江、长丰、桃花镇……
全是咱村办厂的牌子,法人代表嘛
——
她戳了戳自己臃肿的围裙,都是俺家八大姑七大姨,连村口老槐树都成了‘技术顾问’。
燕无双蹲在地上,用煤灰在水泥墙上画架构图。他先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齿轮,标上
无名修锁摊,又引出二十七条支线,每条线末端写着不同的村名。林小羽举着铁皮台灯凑近,发现每个村名旁边都标着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