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午后,豆腐坊后巷的临时车间里,燕无双正在指导小李改装石磨。磨盘拆下来当车床主轴,驴拉磨的皮带换成自行车链条,林小羽抱着账本计算转速:当家的,转速提到
800
转,误差能控制在
0.01
毫米内
——
不够,
燕无双敲了敲磨盘,得像王阿姨搅豆浆那样,手劲匀、节奏稳。
他突然从裤兜摸出个铁盒,里面装着临江镇的河沙,用这沙子抛光,比砂轮还细
——
记住,咱的车床吃的是黄豆,吐的是精密零件。
小李握着车刀的手在抖,这是他第一次用石磨改的车床加工轴承。燕无双突然笑了:别怕,就当是给豆腐雕花
——
刀歪了,大不了喂猪;零件歪了,王阿姨的豆腐票可不会歪。
暮色漫进菜市场时,县农机站的吉普车突然停在巷口。穿中山装的张科长跳下来,手里攥着份加急电报:燕师傅,省机械厅来电话,说东南亚客商要参观咱们的‘豆腐加工基地’——
他盯着石磨改的车床,喉结滚动,他们想看看,到底是啥样的神仙手艺,能让村办厂的零件挤掉国营厂的订单。
燕无双擦了擦手,从咸菜缸里摸出份皱巴巴的图纸
——
那是用修锁的蜡纸刻的自动送料装置,主体结构像极了豆腐压榨机。他突然指着王秀兰的煤炉:张科长,我赌你的介绍信里没有这个
——
他掀开炉盖,里面炖着的不是豆腐,而是正在淬火的零件,咱的淬火工艺,跟王阿姨熬豆浆一个理儿,讲究个文武火。
张科长的目光落在燕无双打满补丁的袖口,那里露出半截用齿轮改的袖扣
——
正是临江厂出口的第一批轴承零件。他突然握住燕无双的手:燕师傅,省机械厅想请您去做技术顾问
——
顾问
燕无双笑着摇头,从张科长手里抽回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俺是卖豆腐修锁的,顾问得请王阿姨,她的豆腐票能调度全省的黄豆。
他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要是机械厅的同志想吃豆腐,俺倒是能多送两斤
——
顺带教他们看看,零件精度和豆腐嫩度,都是手底下的功夫。
深夜收摊时,燕无双蹲在缝纫机前给新订单编号。林小羽递来热乎的豆包:当家的,王姐说省机械厅的人明天到
——
让他们看石磨。
燕无双咬了口豆包,豆香混着机油味在嘴里散开,就说咱的零件是驴拉磨拉出来的,精度靠王阿姨的吆喝声定
——
他突然笑了,对了,把咱的‘无名修锁’招牌挂得高点,省得机械厅的同志找不到门。
缝纫机改装的清洗机还在嗡嗡作响,零件碰撞的声响像极了遥远的掌声。燕无双摸着新刻在台灯底座的
省
字,火星子般的焊点在灯光下明明灭灭,如同某个正在被拧紧的时代齿轮
——
他知道,当省机械厅的人看见石磨改的车床时,没人会知道这台机器的设计师,白天在菜市场修锁,晚上在锅炉房画图纸,裤兜里永远揣着半块用来练手的冻豆腐。
王秀兰的骂声从后巷传来,说省机械厅的人错把她的豆腐账本当成了技术手册。燕无双笑了笑,把最后一件零件放进印着
滨江老豆腐
的麻布袋
——
外面的世界在变,可有些东西永远不变:比如淬火时的文武火,比如抛光用的河沙,比如藏在菜市场的匠人精神,就像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