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75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腊月初八那天,柳春妮在自家土炕上生下了第三个孩子。接生婆拍打婴儿的屁股,一声微弱的啼哭在低矮的砖房里响起。
又是个丫头。接生婆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遗憾,将裹在旧棉布里的婴儿递给满头大汗的柳春妮
柳春妮接过孩子,手指颤抖着拨开黏在婴儿脸上的胎发。小脸冻得发青,眼睛却出奇地大,黑白分明地望着她,像是在质问为什么要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柳春妮儿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滴在孩子脸上。
哭什么哭!丈夫宋大刚在门外吼了一声,大队书记说了,这次再超生,咱家明年口粮减半!
柳春妮儿把脸埋进婴儿襁褓里,闻着那股新生命的奶香。她知道丈夫已经在和妹妹宋晓兰商量了——那个结婚五年肚子还没动静的妹妹。昨天宋晓兰来送红糖时,眼睛一直盯着她隆起的肚子。
姐,要是女孩,就给我吧。宋晓兰当时这么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裙,反正你们已经有俩丫头了。
夜深人静时,柳春妮儿借着煤油灯的光,仔细看着怀里的孩子。小东西正吮吸着手指,发出轻微的咂咂声。她给孩子取名知夏,取知足常乐,生如夏花。之意,希望她将来能知足,快乐,幸福。
三天后,宋晓兰带着一篮子鸡蛋和两斤白面来了。柳春妮儿知道这是交换,农村里送养孩子都这样,总得给生母些营养品,算是断了这血缘。
进了屋的宋小兰放下东西坐在炕沿边儿,
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嫂子。
你看看,如果同意的话,你就签个字,我就把孩子抱走。
柳春妮儿,接过了纸张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一张过继孩子的契约,里面的内容大概意思就是说;甲方由于自己没有能力养活孩子,自愿过继给乙方。并且日后不许反悔。而且没事儿的时候不得去探望,不得告知孩子的身世与自己的关系。不得干扰乙方和孩子的感情。孩子长大成年后要为乙方养老送终,与甲方没有任何关系。
柳春妮看完后,抬头看向宋晓兰。
自己家人还弄得那么繁琐干嘛给都给你了。我干嘛还要回来何况你一个亲姑姑对她也不会差。你家条件好,又是实在亲戚,你抱去我放心,比跟我受罪强,是我没福气。
说完刘春妮儿眼里闪着泪花
,扒开孩子的被角,低下头,嘴唇轻轻的触摸在孩子的额头上,眼泪一颗一颗的滴落在孩子的脸颊旁。
立在窗户旁的宋大刚一个扁屁都没有,低头抽着闷烟。
此时的宋晓兰站了起来,对着他嫂子说道,那可不行。理是理,事儿是事儿,人情是人情。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何况是个大活人。放心吧,孩子放我那儿肯定养的比你家好。
我们两个人都有工资,又没有孩子,委屈不了的,跟了我就算他有福气了。我拿她我自己宝贝丫头一样。你要是诚心想过继给我
,就签字儿。
我也不是有什么后顾之忧,就是别等我哪一天辛辛苦苦养大之后,她再不给我们养老送终!
嫂子,你也应该明白我的难处。你要是不签字儿,我抱回去了,没准儿春生也得让我送回来。也别让我在葛春生面前堵嘴了。
听见妹妹这样说,宋大刚一把拿起了字据,签上了名字。递给了宋晓兰说:这回你放心了吧这个家我说了算!
看见哥哥签了自己,宋晓兰脸上露出了笑容。
取名字了吗宋晓兰接过孩子时问。
知夏,宋知夏柳春妮儿声音哽咽,五月生的才好叫知夏呢,腊月里...不合适。
宋晓兰笑了:没事,到我那儿就是新生活,我给她重新取一个。
柳春妮儿突然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