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上设置了双重提醒。她望着窗外渐浓的暮色,想象着待会儿客人推开包厢门,看到葫芦形状的糕点在烛光中散发香甜,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嘴角一定会绽放出和童年一样灿烂的笑容。

    生日当天,当那位女士推开包厢门时,愣住了。餐桌上摆着复古的铁皮饼干盒,里面装满了麦芽糖和果丹皮,墙上挂着泛黄的《葫芦兄弟》海报,音响里正播放着熟悉的主题曲。更让她惊喜的是,服务员端上的南瓜糕,一个个小巧玲珑,活像动画里的葫芦。

    女士的羊绒披肩滑落肩头,露出脖颈间戴着的银色葫芦吊坠,在暖黄灯光下微微发颤。她望着桌上摆成葫芦藤造型的糕点,巧克力勾勒的葫芦娃表情栩栩如生,玻璃碟里还撒着星星形状的糖霜,宛如童话场景。

    这......这都是为我准备的女士的声音突然破碎,指尖悬在巧克力绘制的葫芦娃头顶,迟迟不敢落下。她脖颈上的吊坠随着颤抖轻轻摇晃,与桌角老式录像带封面上的葫芦图案遥相呼应。林小满注意到她无名指上的婚戒内侧,隐约刻着86.7.26,那或许是《葫芦兄弟》首播的日子。

    林小满屈膝半蹲,将系着红丝带的生日贺卡轻轻推到女士面前,贺卡内页是手绘的葫芦兄弟简笔画,旁边写着:愿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永不长大的小孩。她的声音像融化的热可可般温暖:特意请后厨用南瓜和红枣做的,低糖配方,希望您能喜欢。生日快乐!

    转身时,林小满特意放缓了动作,让《葫芦兄弟》主题曲的前奏在空气中多流淌几秒。当金属门扣发出轻响,身后突然传来压抑的啜泣声,混着老式录像带播放时轻微的电流杂音。她将耳朵贴在雕花门板上,听见女士断断续续的话语:爸......您看,我真的找到小时候的味道了......

    走廊的壁灯在林小满的睫毛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她低头看着工作手册上新添的记录,字迹被水汽晕染得有些模糊。远处厨房传来新出炉糕点的香气,混着窗外飘来的桂花香,在深秋的傍晚织成一张温柔的网。此刻她终于懂得,那些精心准备的细节,不仅是对客人需求的回应,更是在时光长河里,为人们打捞起珍贵回忆的金色渔网。

    从那以后,留意预约单的备注成了林小满的习惯。每当看到客人的特殊需求,她总会多问自己一句:除了这些,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有客人希望重现母亲生前最爱的家常菜摆盘,她不仅和厨师反复沟通菜品的做法,还特意找来了母亲那个年代常用的蓝边瓷碗;有人想在纪念日布置一个充满80年代氛围的场景,她便将整个包厢装饰成录像厅的样子,还准备了双卡录音机和老式录像带。

    8

    往事如烟

    一个雪天,林小满注意到一位常客的预约。和往常一样,他预订了那张摆放着旧相册的桌子,却没有任何特殊要求。林小满翻开相册,发现里面除了老北京胡同的照片,还有几张和一位白发老人的合影。她心里一动,开始悄悄准备。

    当客人踏入包厢时,愣住了。餐桌上摆着一壶冒着热气的杏仁茶,旁边放着两个芝麻烧饼——那是老北京人最爱的早点。墙上挂着泛黄的《北京晚报》,日期正是相册里照片拍摄的那年。

    您......客人惊讶地看着林小满。

    暖黄的壁灯在墙面投下温柔的光晕,林小满轻轻转动复古相框,让照片里穿着军装的年轻男人正好沐浴在光中。相框边角的铜饰已经氧化发黑,却衬得照片里那双含笑的眼睛愈发明亮。她半跪在老太太的藤椅旁,羊绒地毯柔软地托住膝盖,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檀香味与咖啡香。

    我猜您可能会想念这些。林小满的声音像被揉进了暮色,轻柔而笃定。她从围裙口袋取出个牛皮纸袋,小心翼翼地展开折叠的油纸,露出几片压平的枫叶书签,叶片边缘泛着岁月侵蚀的枯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纸预约藏真情简介 >一纸预约藏真情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