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8平米空间被改造成时空虫洞。全息投影重现着吊扇转动的1990年代,折叠桌自动弹出当年的剪辑台界面,便利贴墙升级为电子屏,实时滚动着全球粉丝的星光日志。
小念戴着VR眼镜触摸虚拟工牌,突然尖叫:爸爸的手在发光!投影里的杨凡正在搬砖,青年的手掌与现在的重叠,疤痕组织在红外线下显影为金色脉络。苏柔抱起女儿,指着墙上的动态数据:这些汗水数据,现在成了运动APP的励志模型。
镜头扫过智能展柜,当年的二手相机正在进行量子计算模拟,护颈枕里的压力传感器已迭代为第四代。小念摸着铜铃项链,突然触发AR场景:年轻的苏柔追着杨凡跑过楼梯,裙角扬起的粒子特效化作野柿子花。
妈妈的头发会变魔术!女儿的惊叹混着楼下奶茶店的蒸汽声,那台老咖啡机仍在运转,只是现在卖的是野柿子拿铁。
四、手札里的时光琥珀(黄昏漫谈)
暮色浸染叙事馆时,杨凡和苏柔坐在神经链接椅上,为纪录片录制脑波旁白。小念躺在生物床垫上,枕着能播放心跳声的爷爷木工围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银镯——镯内的NFC芯片储存着她的成长数据。
十年前我追逐的千万粉,不过是千万个孤独的灵魂在找光,杨凡望着玻璃柜里的数字戒指,每枚都嵌着区块链记忆芯片,现在小念的涂鸦NFT,比任何流量都珍贵。他打开糖盒的量子锁,里面漂浮着小念的第一颗恒牙、苏柔的基因图谱水晶,还有最新的粉丝NFT藏品。
苏柔的脑机接口同步着手账本,2030年的全息影像自动生成:当年以为婚礼是高潮,原来人生最壮阔的叙事,是看着女儿用我们的伤疤当画笔。她指向窗外的智能柿子林,无人机正在给每颗果实标注AR标签。
导演的无人机捕捉到村口景象:戴着智能草帽的村民正在给AI授粉机器人系红丝带,张奶奶的孙子操作着全息投影,重现着十年前的婚礼舞。
五、粉丝来信的星光海(深夜独白)
叙事馆的星穹顶下,杨凡戴着神经头盔粉丝脑波信。小念的梦境投影在天花板,她正骑着木雕小熊穿越星系,手中挥舞着野柿子光剑。苏柔在智能便利贴墙前批注留言,新收到的脑波信显示:用你们的故事模型,我治好了母亲的阿尔兹海默症。
看这个,导演递来量子硬盘,山区女孩用VR重现了爷爷的木工坊。投影里,十六岁的小雨正在虚拟空间雕刻柿蒂纹,工具库里列着杨凡的修复教程。小念的NFT涂鸦在二级市场流转,收益自动转化为山区儿童的VR设备基金。
杨凡望着悬浮展柜里的星光粒子——每个光点都是粉丝的情感数据,突然想起阁楼时代的像素雪花。现在这些数据正在生成实体星图,将在下周的威尼斯双年展展出。
爸爸,星星在挠我痒痒。小念的呓语触发了星空触觉反馈,野柿子香氛随之释放。杨凡摘下头盔,摸到女儿手心里的茧形记忆体,里面储存着她今天的所有感官数据。
六、晨光里的传承(次日破晓)
黎明前的蓝调时刻,杨凡带着小念爬上老槐树的碳纤维枝干。露水在仿生叶片上凝结成量子水滴,小念将最新的家庭全息投影芯片嵌入树洞,旁边是爷爷的AI虚拟人格终端。
爷爷,我学会刻‘勤’字啦!小念对着树洞挥手,AR特效让爷爷的虚拟形象在枝叶间显现。杨凡指着东方的量子曙光:爷爷说过,每个灵魂都是宇宙的木工,现在我们在雕刻时光的榫卯。
山脚下,苏柔操作着无人机群,为星光小学的屋顶铺设太阳能野柿子纹。教室的全息黑板上,正在播放小念的绘画课:今天我们要画时间,时间像老槐树的年轮,也像爸爸的伤疤……
回到叙事馆,小念将自己的第一幅NFT画作存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