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第一章

    山月照归途

    胶片相机齿轮转动的咔嗒声里,杨凡的指尖终于勾住青柿蒂。七月山风掀起他洗得发透的蓝布衫,脊骨凸起如枯竹节,肩胛骨硌得粗布补丁透亮——那是去年秋天替李婶家收玉米时,被背篓磨破的形状。爷爷蹲在歪斜的门槛上,拇指摩挲快门的茧子蹭过金属冷光,镜头里的孙子踮脚时后颈绒毛竖起,像只警惕的幼兽,鼻尖汗珠正顺着晒脱皮的鼻梁滑进衣领。

    凡凡看爷爷!旱烟袋磕在门框上的脆响惊飞灰雀,杨凡转身时草鞋拌住裸露的树根——那是老槐树盘错在地表的血管。他踉跄着撞进爷爷张开的臂弯,听见胶片嘶啦卷进暗盒的轻响,像春蚕啃食桑叶。土坯墙上的春联碎成几片,天道酬勤里的勤字缺了半边,露出底下被雨水泡胀的草泥墙,那是他去年用冻裂的手指裁作业本纸贴的,浆糊冻成冰碴子时,爷爷往他袖口塞了个烤红薯。

    一、老槐树的年轮

    青河村的夏天是团发霉的棉絮。杨凡趴在磨盘上写作业,松木刨子刮过木料的声响像钝刀割肉,混着蝉鸣往耳道里钻。爷爷的木工刀在枣木上游走,刨花落在他结着厚茧的脚背上,烫得缩了缩——那是上周帮王大爷修猪圈时被生石灰灼伤的疤。巷口传来嗒嗒声,不是青石板被露水浸润的轻响,是陌生的硬物叩击声。

    红皮鞋停在槐树投下的碎金里。杨凡闻到混着汗味的香粉气,和去年村委会煤炉上炖的红烧肉一个味道。女人的碎花裙扫过沾着刨花的地面,卷发里夹着几根银白,比记忆中在火塘边烤火时更多。她手腕上的银镯子磕在磨盘沿,发出冷硬的当声,和继父打麻将时甩牌的动静一模一样。

    搪瓷缸坠地的脆响里,杨凡听见自己喉间滚出幼兽般的呜咽。爷爷握着带血的刨子冲出来——昨儿他偷偷撕了裹伤口的纱布去擦木工刀,渗出的血在木柄上洇成暗红的花。你还知道回来爷爷的咳嗽震得喉结上下滚动,露出喉管处褐色的老年斑,像块浸了茶垢的粗瓷。

    女人的塑料袋摔在磨盘上,铝箔纸包的排骨挤出油来,在青石板上洇成油腻的月亮。杨凡盯着她涂着红指甲的手指,想起七岁那年她喂他吃排骨时,指甲油蹭在他嘴角,怎么洗都留着淡粉色的印子。我下个月……她的声音被山风扯碎,红皮鞋碾过刨花时发出咔嚓声,像踩碎了谁的肋骨。

    爷爷的手掌按在杨凡后颈,老茧擦过晒脱的皮,疼得他哆嗦。人活一世……老人的叹息混着旱烟味落进衣领,杨凡盯着木工坊墙上的废报纸春联,天道酬勤的道字被虫蛀了个洞,像只空洞的眼睛。王小雨爸爸的摩托车喇叭在巷口响起来,粉色书包上的铃铛晃得他眼眶发酸,他摸了摸书包带——爷爷用废轮胎内胎补的,硬邦邦硌着肩膀,却比任何铃铛都让他心安。

    二、糖盒里的冬雪

    十七岁的雪片像砂纸,磨得人脸生疼。爷爷的咳嗽声从土坯墙裂缝漏出来,杨凡数着吊瓶里的气泡,每七滴气泡飘过,老人的喘息就重一分。玻璃罐在掌心冰得发麻,他想起爷爷刨木头时,掌心也是这样的凉,却能焐热每块潮湿的木料。

    凡凡……老人手背的血管凸成紫黑色的蚯蚓,滞留针周围肿起青包。他摸索着往枕头下掏,铁皮糖盒边沿的牙印硌着杨凡指尖——那是换牙时他咬的,当时爷爷笑着说:咱凡凡的牙口,能啃碎黄连。盒盖掀开时掉出冰晶,八千块钱叠得整整齐齐,每张纸币都带着松木和药味,还有张纸条,别恨两个字被泪水泡得发毛,最后那个你字洇成墨团。

    等春天……爷爷的拇指划过他冻裂的耳垂,指腹的裂口刮得生疼,像木工刀轻轻划过木料。监护仪发出蜂鸣的瞬间,糖盒滚到暖气片下,露出半张合影——他十岁那年,手里举着满分卷子,爷爷笑得露出缺了颗牙的嘴,身后的柿子树刚结小果,青疙瘩挂在枝头,像谁揉皱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百万星光也不及你简介 >百万星光也不及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