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七章 英雄出世
(不知是否得到其本人授权),一时风靡沪上。消费者非常买账,不管会不会抽烟,都要买两包回去“爱爱国”。

    马占山和他的黑龙江守军火爆若此,其声誉传遍了四大洲五大洋。

    国际通讯社再不愁没有最火的新鲜猛料了,中国的“抵抗将军”马占山成为他们爆炒的对象(“谓中国军人亦能战者”)。

    江桥之战,让日本军部的金谷参谋长很无语。

    是啊,这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在东北的那位,还是“九一八”后那个逢谁灭谁的关东军吗?

    在一种沮丧心情的支配下,金谷参谋长对关东军发布了最新指示,要求暂缓进攻,理由就是害怕马占山真的有苏联背景,从而导致苏军的直接干涉。

    为了不致引起部下的激烈反应,金谷在电文的措辞上已经算是字斟句酌,委婉得不能再委婉了,没想到关东军司令部的一众参谋们收到指示后还是跳了起来。

    连我们本庄司令都搞不定的事,你在后面操什么心!

    本庄繁虽然是关东军的最高司令官,对这些狂人参谋却是言听计从,有什么事都是大家商量着办,从不计较部下的态度。

    既然小的们都是如此讲法,他也就理所当然地把金谷的指令当成了耳边风。

    不过,理不理金谷这老糊涂是一回事,苏联会不会干涉又是另外一回事。

    对于后者,本庄繁和他的参谋们其实并不敢太掉以轻心。这些人围在一起,郑重其事地进行了讨论。

    板垣晃着脑袋,认为苏联一定不会来搅局。

    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里外翻一翻啊。里面,苏联正在搞第一个五年计划,自己补充国力还来不及,怎么肯轻易出头呢,外面,跟中国政府翻了脸,斯大林和蒋介石两个人谁都不理谁,这样的情况下,他更不可能帮中国人出头。

    板垣最后表明了态度:既然我们判定苏联不会站出来,那就不能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马占山很厉害,不把他这种“嚣张气焰”打下去,不知道还会跑出来多少个马占山。

    一席话,把个本庄繁听得一愣一愣的,还是参谋们有水平,都讲到我心坎里去了。

    根据参谋们的讨论结果,本庄繁决定把江桥之战的指挥权集中于多门一人。

    要不是大家都这么认为,本庄繁没准还要亲自上去比划两下哩。只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差,上一次输一回,所以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坚持了。

    就在关东军司令部紧张筹划,准备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马占山也得到了来自上级的支援。

    当然,主要是声援。

    蒋介石和张学良都致电嘉奖,称赞马占山“捍卫省土有功”。

    不过这二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军援上面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一分钱军费不拨也就算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赖全国的父老乡亲帮忙,捐的钱物还是够黑龙江省守军支撑一阵子的。

    最实际的是派兵支援。

    有人说了,当时吉、辽都被日军占领,有兵也过不来啊。

    条件还是有的,只要你想做。

    比如中央军和东北军联手,从关内直接杀向吉、辽,对关东军形成军事压力,可与黑龙江省守军形成里应外合之效。

    这样有一个风险,就是要冒与日本全面宣战的可能(当时南京政府并未与日本正式宣战)。

    但这个风险,你说它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因为此时虽然吉、辽都宣布“独立”了,但出面“独立”的都是像辽宁的臧式毅、吉林的熙洽一类人,根本上不了台面,属于除了关东军,谁也不承认的主(要不然土肥原也用不着处心积虑搞什么“满洲国”)。

    中央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简介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目录 > 第十七章 英雄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