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链确实代表未来,那么现在的比特币狂热可能只是更大趋势的初期阶段。

    2017年6月,俞明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将工作两年积攒的50万港币,通过合规渠道分批买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了控制风险,他设置了严格的止损纪律——任何币种下跌20%立即平仓。

    与此同时,他在工作上也迎来转机。张志远被调往纽约总部,临走前推荐俞明接替他负责中国金融科技板块的研究。这个新兴领域恰好与俞明对区块链的兴趣不谋而合。

    内地正在经历一场金融科技革命。最后一次共进午餐时,张志远对俞明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只是开始,真正的变革在底层技术。保持关注,这可能是你职业生涯的最大机会。

    这番话让俞明想起林小曼。过去一年,他们保持着每周一次的视频通话。林小曼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外资咨询公司,专门服务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上周她刚透露,自己正在考虑创业。

    我有个想法。当晚的视频通话中,俞明突然说,不如我们提前启动创业计划

    屏幕那头的林小曼眼睛一亮:巧了,我刚辞职。

    两人隔着屏幕相视而笑。那一刻,俞明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就像四年前第一次买股票时那样,充满未知与可能。

    第五章

    明道资本

    2018年春节,俞明辞去摩根大通的工作回到内地。他和林小曼在陆家嘴租了间50平米的办公室,注册了明道资本——这个名字取自明德至善,道法自然,是俞明父亲给的建议。

    创业远比想象中艰难。虽然两人在各自领域都有积累,但作为初创私募,募资成了第一道难关。潜在投资人最常问的两个问题是:你们有什么独特优势和你们的业绩记录在哪里

    转机出现在四月。林小曼父亲的老部下——某股份制银行资管部总经理,给了他们一个机会:管理该行私行客户的一个3000万专户,条件是年化收益不低于8%,且最大回撤控制在10%以内。

    接不接林小曼有些犹豫,条件很苛刻。

    俞明打开电脑,调出他过去半年的模拟组合数据:用固收+策略,配置高等级信用债打底,辅以可转债和量化对冲,应该能达到目标。

    首战告捷。到2018年底,明道资本的第一个专户实现了9.6%的年化收益,最大回撤仅7.3%。这个成绩为他们赢得了银行系的更多委托,管理规模迅速突破2亿。

    与此同时,俞明两年前投资的数字货币也迎来爆发。比特币在2017年底创下近2万美元的历史高点后大幅回落,但俞明凭借严格的止损纪律保住了大部分利润。更关键的是,他认识到区块链行业的真正价值不在比特币本身,而在其底层技术应用。

    2019年初,俞明说服林小曼,将公司10%的资本投向区块链基础设施项目。他们投资了一家名为链芯科技的初创企业,专注于金融级区块链解决方案。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极为冒险——加密货币市场正处于寒冬,相关创业公司纷纷倒闭。

    但俞明的判断再次被证明是正确的。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央行大放水,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重新受到追捧,价格从3000美元低点一路反弹至6万美元。更令人惊喜的是,链芯科技开发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被多家银行采用,公司估值一年内翻了二十倍。

    2021年,明道资本迎来爆发式增长。管理规模突破50亿,团队扩充至30多人,在香港和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俞明和林小曼也跻身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

    然而,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危机。2022年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周期,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明道资本的多只产品出现大幅回撤,最大的一只量化对冲基金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负债百万到财富自由的逆袭之路简介 >从负债百万到财富自由的逆袭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