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星泽什么都没说,只是走过去,坐下,轻轻揽住她。
她的身体先是僵了一下,然后像突然找到了能靠的地方,整个人颤了一下,低低开口:
是不是……我不适合做老板。
我没有生意头脑,我不会运营,连沟通都做不好……
我只是会整理……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像是那种好不容易抓住世界一角却突然被松手的无助。
顾星泽没有打断她。
他等她讲完,才轻轻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
你不是不会,你只是太累了。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不是每一场坚持都能立刻赢。
那些人骂你、质疑你,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整理不是改变空间,而是需要温柔地协商、鼓励和等待。
而你,从来不是来‘征服生活’,你是来‘陪生活走一段路’的人。
她眼睛泛红,轻轻靠在他肩上,终于低低地说了一句:
我有点想放弃了。
他把下巴靠在她头顶,语气一贯温柔:
那就靠一靠吧,靠着我。你不是一个人。
第二天,他联系了平台老朋友,写了一篇《看见整理的温柔》的专栏,发布在生活专刊首页。
文章结尾只有一句话:
她不再只是生活的观察者,她已经是温柔战场上最坚定的修复者。
评论区一片刷屏:
看哭了。
这个世界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我也想预约她,哪怕只是聊聊我的乱。
网络风向开始回暖,而心悠,在沉睡一整晚后,终于醒来。
她打开笔记本,把那封被退回的订单写上回访计划。
她重新敲开了社区老人的门:我们重新来一遍,好吗这次你说,我听。
老人愣了半天,然后点了点头。
12
生活向前走,爱也在身边落地
新年将近,魔都的空气里多了一层油炸年糕和街头炒栗子的香味。
而在一条老社区的小巷深处,几位老人围着一个灰白色的塑料抽屉柜,啧啧称奇。
我那钥匙挂钩,现在天天能找到!
我家那台老缝纫机居然还能塞得进角落了!
她那什么动线,是不是念咒语啊
他们口中的她,自然是——许心悠。
那场原本几乎中断的社区改造项目,经过她以用户为主的重新整理后,不仅没有垮掉,反而成了理想角落X城市空间温度榜的第一名示范案例。
不再是展示式改造,而是协商式共建:她听、她画、她退一步,再前进一步。
她不是来改变的,而是来共情的。
平台授予她年度民生贡献奖。
她站在办公室角落,看着邮件里那串奖项与奖金转账确认,不知为何,却没有太强的成就感。
她在群里回复了一句:
我不想出席领奖。奖金能不能直接设为‘城市整理援助基金’,帮那些真正需要的独居者
负责运营的同事一时间都惊了:你不拿名、不露面,还要自掏腰包做公益
而顾星泽只是低头笑笑,对心悠发了一条私信:
别人是靠热度包装公益,你是用公益点燃自己。
真厉害,许老师。
心悠坐在阳光洒落的窗前,回了一句:
不厉害。我只是想把这条路,铺得更稳一些。
那天晚上,她回到工作室,发现桌上多了一封没有署名的文件袋。
里面是完整的装修图纸、一份选址合同,以及一张项目启动规划表。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