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变成火焰。
我负责,为你添柴。
那一刻,她心里明白了——
这不是爱情给她力量。
是她先有了力量,然后,有人愿意陪她走远路。
11
低谷的试炼,是最深的信任
冬天的魔都,风沿着城市高楼刮得横冲直撞。
街头的桂花香已散,取而代之的是厚重棉衣与快节奏步伐。
而在一条小巷尽头,一家只有十五平米的小工作室,悄然亮起了灯。
门口贴着白底绿字的牌子,字迹不大,却温柔得扎眼:
心悠计划:整理!不止是空间,更是生活。
开业第一天,许心悠坐在工作台后,穿着带口袋的围裙,微微紧张地看着屋里唯一一个客户逛来逛去。
……你是本人吗就是那个视频里讲‘鞋子也要有归属感’的
她笑着点头:我本人,鞋子确实有归属感。
客户是个三十出头的上班族妈妈,买了一套收纳组合,预约了上门服务。
心悠在记录预约时,不经意抬头望向窗外——
顾星泽就站在玻璃外,看着她,手里提着热可可。
一如既往地低调,却始终在她需要的那一刻出现。
她嘴角上扬——她的事业刚刚开始,而他,从不缺席。
头两周,心悠计划预约不断。
她亲自接待、调研、定方案、实地执行,忙得脚不沾地。
尤其是她主动承接的社区整理公益改造项目,成为微博生活类热帖:
她不是网红了就去赚钱,而是回到城市缝隙,帮普通人收拾困境。
评论一片叫好,甚至有本地电视台发出采访意向。
心悠白天在改造一户六十平的旧屋,晚上自己坐地上做材料归类表。
顾星泽看着她从厨房走回客厅、拖着疲惫的身体还坚持看设计图,终于忍不住说:
心悠,你现在不是博主,也不是打工人。你是负责人,要学会留力。
她擦着手边笑边答:我不舍得不拼命。
他喉头动了动,没再劝。
有些人,一旦点亮自己的火,就只能自己走到尽头。
但现实,很快开始下绊。
第一个问题是——临时撂挑子的合伙人。
工作室与她一起创立的小伙伴,因为资金紧张和个人发展问题,突然提出退出。
对不起心悠,我男朋友打算去外地创业,我得一起离开。
那天她刚从客户家回来,身上还沾着木屑,听到这句时,大脑一片空白。
第二个问题,是社区项目客户的一纸投诉。
因为她安排的新收纳结构老人一时间不习惯,反映找不到东西,原来乱归乱,但我习惯了。
你是收拾了屋,但我失去了熟悉的日子。
这句话,被某条自媒体断章取义地写成了:
小红人强制改造老人生活习惯,是否过度‘创作式整理’
热评第一条:
果然网红只会拍视频,现实一塌糊涂。
短短两天,心悠的社交平台评论区被灌入大量反噬言论。
她没有回击,只是坐在工作台前,点开文件夹,一页一页看着自己做的客户动线记录表。
再一页,再一页,再一页。
她的手指冰冷,却没有一滴眼泪落下。
顾星泽是那天下午来的。
他刚落地,从一个合作方谈判赶回来,第一时间没回公司,而是直奔她的工作室。
她正坐在地板上,身后堆着被撤回订单的材料,抱膝一言不发。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