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张家的孝子匾,祖上传下来的。当年张德厚的爷爷因为孝顺父母,县太爷亲自题字表彰。匾额黑底金字,虽然陈旧,但一直擦得锃亮,挂在堂屋正中央。
我......我想擦擦匾,没拿稳......李桂芝手足无措地说。
张德厚蹲下身,颤抖着捡起一块碎片。金漆的孝字已经裂成两半。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时说的话:德厚啊,这匾是咱家的根,啥时候都不能丢。
一滴浑浊的泪砸在碎木板上。李桂芝拄着拐杖慢慢蹲下,抱住丈夫的肩膀:他爹,别难过,咱找木匠修修......
修不好了。张德厚摇摇头,就像现在的孩子,再也教不会孝顺了。
那天晚上,张德厚做了个梦。梦见五个孩子还小,围在饭桌前抢着给父母夹菜。醒来时,枕头湿了一片。
第二天,王婶来串门,带了一篮自家种的蔬菜。看到老两口的清苦样子,她回家蒸了一锅馒头送过来。张德厚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记下这份恩情。
日子虽然艰难,但好在李桂芝的腿渐渐好转。她能自己做饭了,张德厚肩上的担子轻了些。他们开始盘算着把后院的半亩地种上蔬菜,省下买菜的钱。
就在生活似乎要回到正轨时,村里突然传出消息:县里要搞新农村建设,张家的老宅可能被划入拆迁范围!
消息传开的第二天,久未露面的三儿子建设开着崭新的轿车回来了。一进门就亲切地搂住父亲的肩膀:爹,我在青岛买了套大房子,专门给您和娘留了房间!
张德厚冷冷地看着儿子表演,心里明镜似的。
果不其然,建设寒暄了几句就切入正题:爹,听说咱家老宅要拆迁补偿款的事您可得拿稳了,现在骗子多。要不这样,您把房产证交给我保管......
放你娘的屁!张德厚再也忍不住了,你当我们老糊涂了拆迁款还没影呢,你们就惦记上了
建设脸色一变,正要反驳,门铃又响了。大儿子建国、二儿子建军和女儿建红居然同时到了!四个人面面相觑,气氛一时尴尬至极。
建红最先反应过来,快步走到母亲身边:娘,我想好了,您和爹搬去我家住吧。我家离小学近,您还能帮忙接送孩子......
建军也不甘示弱:省城医疗条件好,爹的血压,娘的腿,都需要好医生!
建国直接掏出一叠钱:爹,这是五千块钱,您先花着。养老院的事当我没说,您二老想住哪儿住哪儿!
张德厚看着四个子女突然的孝顺,突然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指着墙上挂着的全家福——那是五年前拍的,当时五个子女还勉强能聚齐——说:你们看看,那时候你们娘还能站起来呢!
子女们尴尬地沉默着。这时,门外传来刹车声,小儿子建业匆匆走进来,脸色异常难看。
爹,娘,出事了。建业声音沙哑,我的修理铺......可能要倒闭了。
原来,镇上开了家大型修车行,抢走了建业的大部分生意。加上他这段时间经常往父母家跑,铺子经营更差了。今天房东下了最后通牒,再不交拖欠的三个月房租,就要清场。
张德厚的心猛地揪紧了。建业是他们唯一的指望啊!
需要多少钱他颤声问。
连房租带货款,至少五万。建业痛苦地抱住头,我对不起爹娘,我......
其他四个子女交换了一下眼神。三儿子建设突然说:老五,不是哥不帮你,但生意有赚有赔,你得自己扛。
就是,建国附和,我们都有自己的难处。
建红直接拉着女儿后退两步,仿佛怕被借钱似的。
张德厚看着这一幕,突然做出了决定。他走进里屋,从床底下摸出一个铁盒子,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