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后娘娘并不知情,只是利用这层关系拉拢周家旧部。
朱由检沉思良久:田弘遇凌迟处死,诛三族。其余涉案官员边将,一律严惩。至于皇后...他顿了顿,暂且软禁坤宁宫,待查清再议。
处理完这桩阴谋,朱由检转向更棘手的问题——袁崇焕。
袁督师已到山海关,上书请罪。孙承宗小心翼翼道,但他辩称锦州一战乃不得已而为之,且有密旨许他相机行事...
放肆!朱由检怒喝,朕何时许他弃守宁远何时许他私联蒙古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朱由检环视众臣,发现武将多面露同情,而文官则幸灾乐祸——特别是以周延儒为首的东林党人。
陛下,周延儒出列奏道,袁崇焕擅权跋扈,目无君上,当严惩以正纲纪!
臣附议!温体仁紧接着道,袁崇焕私通外藩,索要天价军饷,恐有不臣之心!
武将行列中,曹文诏忍不住反驳:袁督师浴血沙场,保我大明边疆,岂容尔等书生诬陷!
朝堂顿时吵作一团。朱由检冷眼旁观,心知这已不仅是袁崇焕个人的问题,而是文武矛盾的集中爆发。
肃静!朱由检一声厉喝,袁崇焕功过是非,朕自有决断。退朝!
回到乾清宫,朱由检召来孙承宗和骆养性。
辽东实情究竟如何
孙承宗叹息:老臣细查过,袁崇焕虽擅自行事,但确是为保锦州。至于联络蒙古,也是为合击后金,并无不轨之心。
那这共襄义举又作何解释朱由检甩出密信。
蒙古文汉译有误,原意实为共击胡虏...孙承宗解释道,袁崇焕性子是急了些,但对陛下忠心耿耿。
骆养性也低声道:锦衣卫安插在后金的细作证实,皇太极确实想用反间计...
朱由检走到窗前,望着雨中朦胧的紫禁城。历史正在他眼前分叉——严惩袁崇焕,可能重蹈覆辙;宽恕他,则皇权威严何在
陛下,袁崇焕已到京师,在午门外跪候发落。王承恩轻声禀报。
朱由检沉思良久:让他先回府候着。传旨,明日朕要亲临校场,检阅神机营。
次日清晨,雨过天晴。西郊校场上,五千神机营将士列阵以待,燧发枪在朝阳下闪着寒光。
朱由检一身戎装,亲自演示了最新式的连环射击战术。三排火枪手轮番上前,火力连绵不绝,百步外的木靶被打得粉碎。
众卿以为如何朱由检环视随行文武。
众臣纷纷赞叹,唯有周延儒阴阳怪气道:火器虽利,终非正道。圣人云...
周卿既然看不起火器,不如亲自试试朱由检突然递过一把燧发枪。
周延儒顿时面如土色,在众人哄笑中手忙脚乱地接过火枪,却连扳机都找不到。
连武器都不认识,也敢妄谈军事朱由检冷笑,传旨:即日起,凡五品以上文官,每月必须到讲武堂学习一日,违者降级调用!
文官们顿时哀鸿遍野,武将则扬眉吐气。朱由检借此机会明确传达了一个信号——军事改革不会停止。
回宫途中,朱由检特意绕道袁府。远远望去,袁崇焕一身素服跪在门前,身形消瘦了不少。
陛下要召见他吗王承恩小声问。
朱由检摇摇头:再等等。
当夜,朱由检收到徐光启从天津送来的喜讯——俘获的荷兰战舰上拆解的火炮技术远超预期,特别是膛线技术,可使炮弹射程增加一倍!
好!立刻仿制,优先装备神机营!朱由检大喜,随即又问,袁崇焕那边可有动静
骆养性回禀:袁督师闭门不出,但其部下将领联名上书,愿以性命担保...
朱由检摆摆手,独自走到殿外。满天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