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领疾驰而来,转眼就到眼前。

    沈清荷抬头,正对上马背上那人居高临下的目光。

    玄甲将领摘下头盔,露出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左颊上寸余长的疤痕非但不显狰狞,反添几分肃杀之气。看上去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眼神却如历经沧桑。

    擅闯军营,按律当杖三十。他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瞬间安静,你是三日前城隍庙那位大夫

    沈清荷心跳突然加速——他记得她强自镇定地行礼:正是民女。将军厚赐的药材已用完,特来...

    押进来。裴琰突然打断,调转马头,其余人退下。

    两个亲兵立刻架起沈清荷。她被半拖半拽地带入中军大帐,狠狠摔在冰冷的地面上。

    帐内烛火通明,裴琰端坐案后,手指轻叩桌面。沈清荷悄悄观察四周——兵器架、沙盘、墙上地图插满黑色小旗。最引人注目的是案头一摞医书,最上面那本赫然是《沈氏伤寒论》!

    她瞳孔骤缩。这是父亲毕生心血,十年前随沈家被抄没,怎会在此

    沈清荷。裴琰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冰,太医院判沈墨之女,年二十二,精通医术。永和二年沈家满门抄斩,唯你被家仆所救,流落民间。

    沈清荷浑身血液凝固。他早就知道她是谁!

    将军既知我身份,她强忍颤抖,直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为何还赠药

    裴琰起身,铠甲发出细碎的声响。他走到她面前,突然弯腰捡起她方才挣扎时掉落的银针。

    因为这枚针。他将银针举到灯下,针尾刻着极小的沈字,三日前我见你用它救那个抽搐的孩子,手法与《沈氏伤寒论》中记载如出一辙。

    他俯身逼近,热气喷在她耳畔:我很好奇,一个已死的太医之女,为何突然出现在我的边关

    沈清荷仰头看他,突然笑了:将军以为呢

    帐内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裴琰眼神微动,正要说话,帐外突然传来急报:

    将军!东城发现疑似投毒,已有三十余人呕吐抽搐!

    裴琰脸色骤变,一把拉起沈清荷:你既能认出那枚针,就该知道现在该用什么药。

    沈清荷挣脱他的手,冷静整理衣襟:白矾二两,绿豆半升,金银花...

    程焕!裴琰高声唤来亲兵,按沈大夫说的备药,派人护送她去东城。他转向沈清荷,眼神复杂,疫情紧急,你我恩怨容后再议。

    沈清荷暗暗攥紧拳头。她当然会去救人,但绝不会忘记——眼前这个看似忧国忧民的将军,骨子里流着与她仇人一样的血。

    踏出大帐时,她余光瞥见裴琰正对亲兵低声吩咐什么,眼神始终没离开她的背影。

    第二章:瘟疫中的暗涌

    沈清荷在东城忙到三更天才回营。雨水顺着她湿透的鬓发滑落,在粗布衣襟上洇开深色的痕迹。营门守卫见她回来,竟直接放行——看来裴琰早有吩咐。

    沈姑娘。

    刚踏入临时安排的军帐,阴影里突然响起的声音让她浑身一颤。裴琰从案后站起身,烛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案上摊开的正是那本《沈氏伤寒论》。

    将军深夜造访,不知有何指教沈清荷站在帐口没动,手指悄悄摸向袖中银针。

    裴琰似乎看穿她的防备,嘴角微扬:东城情况如何

    三十九人中毒,死了七个。她直视他的眼睛,不是瘟疫,是有人在水井中下了断肠草。

    裴琰眼神骤然变冷。他大步走到沈清荷面前,铠甲带起的风扑灭了一支蜡烛:你确定

    症状与《沈氏伤寒论》第七章记载的一模一样。沈清荷故意加重了书名,将军若不信,大可翻看——她目光移向案头,您案上那本书。

    帐内空气仿佛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将军的药囊香简介 >将军的药囊香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