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ID,机械锁发出三十年未曾运转的呻吟。门开刹那,扑面而来的不是预期中的霉味,而是浓烈的中药气息——当归、川芎、麝香,混合着某种现代防腐剂的刺鼻味道。更诡异的是,这些气味组合与李珩身上常年携带的香囊完全相同。
三十平米的密室中央,八口陶瓮呈八卦阵排列。瓮体表面的釉彩在应急灯下泛着生物组织般的光泽,随着他们的呼吸节奏轻微起伏。沈砚秋的医用激光笔照在最近一口瓮上,穿透半透明的瓮壁,照亮内部漂浮的经络模型——那些发光的脉络正在自主蠕动,如同活物。
不是胎羊干细胞...李珩用银针挑起瓮底沉淀物,在便携显微镜下观察。沈砚秋看到显示屏上,那些晶体呈现完美的二十面体结构,每个面都刻有纳米级的《黄帝内经》文字。更惊人的是,当李珩的血液滴上载玻片,那些晶体立即重组成了微型针灸铜人的形状。
沈砚秋的智能眼镜自动调出1987年的医院蓝图,红色标记显示出这个密室原本是妇产科的胎盘处理室。她的视线突然被墙角的一个培养舱吸引——舱内漂浮的,赫然是一个发育到12周左右的人类胚胎,脐带连接着复杂的生物仪器。胚胎胸口处,暗红色的玉琮碎片正在脉动。
这是...时空锚点。李珩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遥远。他的玉琮剧烈震动,青光在墙上投射出双重影像:1987年的实验室和现在的密室重叠在一起。沈砚秋惊恐地发现,两个时空的老周正隔着维度对视——年轻的那个在调配某种荧光液体,年长的则跪在陶瓮前祈祷。
突然,所有陶瓮同时泛起刺目的青光。地砖缝隙渗出带着苦杏仁味的水珠,在积水倒影中,他们看见无数穿着防护服的身影正从四面八方逼近。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倒影中的人有的穿着白大褂,有的着汉服,甚至还有几个穿着未来风格的金属防护服。
沈砚秋的量子通讯器突然收到一组异常信号。解密后的信息显示这是来自2147年的医学报告,详细记载了天刑病毒的全球爆发史。报告末尾的签名让她血液凝固——首席研究员
沈砚秋博士,而签名用的墨水,正是陶瓮中渗出的黑色黏液。
胚胎培养舱突然剧烈震动,监护仪显示其脑电波正在与李珩的玉琮同步。舱内的营养液沸腾般翻滚,组成一行悬浮的文字:大疫不过三载,然人心之疫永世难除。
整间密室突然倾斜45度,陶瓮中的液体却没有洒出半分。李珩抓住沈砚秋的手腕,他的瞳孔完全变成了玉琮的青色:他们来了。话音未落,密封门被某种巨力撕裂,穿着黑色防护服的人群涌入。为首的男子摘下头盔,露出的竟是沈砚秋父亲的脸——这位去世十年的传染病专家,此刻眼中流淌着与陶瓮中完全一致的荧光液体。他张开嘴,发出的却是老周的声音:欢迎回家,第七号实验体。
7
天刑真相
同日
18:20
仁和医院地下禁区
陶瓮中的荧光液体如沸水般翻涌,将整个密室映照成诡谲的青色。沈砚秋的防护面罩不断报警,显示空气中的量子纠缠指数已突破安全阈值。她颤抖的手指抚过实验日志,那些泛黄的纸页在紫外线下显现出更多隐藏内容:
**1987.11.03
实验体7号突破量子屏障,观测到东汉时期的自己。确认时空经络理论成立。**
李珩的玉琮突然悬浮在空中,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年轻的老周站在同样的陶瓮前,背后黑板上写着利用量子纠缠实现跨时空免疫接种的方程式。画面中的胚胎培养舱编号赫然是07,与墙角那个完全一致。
沈砚秋突然感到一阵剧痛,低头发现自己的指尖正在半透明化。透过皮肤,她看见骨骼上刻满了与陶瓮内壁相同的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