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是过去72小时收治的23例患者临床表现。

    投影图像自动放大,展示出两组舌象照片的微观对比。竹简上模糊的绘图与现代4K超清影像重叠,舌乳头增生的星状分布模式完全一致,连角度都分毫不差。

    神经内科主任张教授手中的咖啡杯突然炸裂,褐色的液体在会议桌上蜿蜒成奇特的形状。没人注意到那些咖啡渍正沿着桌面的木纹,悄然组成丙寅两个古篆字。李珩的玉琮在晨光中突然发出蜂鸣,青色的光晕在会议桌上投射出立体星图。

    丙寅年荧惑守心,与今日星象...李珩的话被刺耳的警报打断。走廊的电子屏突然跳转成血红色,机械女声冰冷地宣布:三级防疫响应启动,所有人员立即就位。

    沈砚秋快速调出地下水管道3D模型,手指在虚空中划出复杂的轨迹。所有患者都接触过被标记的水源。模型旋转时,任脉荧光标记与城市供水管网完美重叠。她突然停顿,放大其中一个节点:这里...是医院的旧水塔位置

    医务处长脸色骤变:那座水塔1987年就停用了,现在是...他的话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沈砚秋敏锐地注意到,他咳出的痰液中悬浮着细小的晶体,在阳光下折射出诡异的蓝色。

    老周留下的全息投影突然自动激活。画面中的老药师站在八口陶瓮前,背后的黑板上写满复杂的方程式。当年我们用干细胞培育的经络模型...影像突然扭曲,老周的脸部皮肤下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它们活了...记住,七月初七...

    投影突然切换成监控画面:医院地下室B区的某个密封舱内,八口陶瓮正在渗出黑色黏液。那些黏液在地面汇聚,形成与李珩星图完全一致的图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画面角落的电子日历显示:7月7日,23:59:58...

    沈砚秋的智能眼镜突然接收到一组异常数据。医院的量子计算机不知何时已经破解了青铜医箱上的密码,屏幕上滚动着DNA序列分析结果。她倒吸一口冷气——这些基因片段中,竟然混杂着东汉时期特有的鼠疫杆菌变异株和某种未知的人工合成基因。

    这不是自然进化...李珩的手指划过基因图谱,在某段序列处停下。放大后的图像显示,这段DNA的碱基排列形成了微型的玉琮图案。更可怕的是,这些玉琮基因正在以每秒数百万次的速度自我复制。

    走廊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透过会议室的玻璃墙,沈砚秋看见一队穿着黑色防护服的人影正在逼近。他们的面罩泛着红光,胸前佩戴着暗红色的玉琮。为首的男子突然抬头,面罩自动透明化——那是年轻了三十岁的老周,他的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手中捧着一个正在搏动的、由发光经络组成的心脏。

    时间到了。他的声音通过医院的广播系统传来,每个扬声器都伴随着刺耳的电流杂音,天刑计划,最终阶段启动。随着他的话语,整栋医院的灯光同时熄灭,只有那些佩戴红色玉琮的人影,在黑暗中发出幽幽的血色光芒。

    6

    地脉惊变

    同日

    14:30

    医院地下二层禁区

    应急灯的红色光晕在狭窄的走廊里跳动,像某种不祥的脉搏。沈砚秋的防护靴踩在渗水的地面上,发出令人不适的黏腻声响。她的面罩HUD显示氧气含量正在缓慢下降,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前方区域的温度恒定在37.2℃——精确的人体核心体温。

    这堵墙...李珩的玉琮抵住生锈的金属门,青光照射下显现出被反复刮擦的刻字:1987年改建时封存。沈砚秋注意到刻痕边缘残留着某种黑色结晶,她的便携质谱仪立即发出警报——检测到高浓度的胎球蛋白A,这是胎儿血液特有的标志物。

    门禁卡槽突然自动识别了沈砚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逍遥游的故事简介 >逍遥游的故事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