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满了笔记,字迹工整漂亮。翻到中间,我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内容——不是公式和解题步骤,而是一首首小诗和铅笔素描。
原来你也喜欢诗...我喃喃自语,指尖轻抚过那些娟秀的字迹。
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字,墨迹已经褪色,但依然可辨:
如果可以重来,我想做个诗人,而不是做题机器。
我的眼泪终于决堤,滴落在笔记本上。
原来沈烬雪生前也有自己的梦想,只是被沉重的期望压抑着,从未有机会实现。
谢谢你,沈烬雪。我把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不仅教会我学习,更教会我如何真正地活着。
走出教学楼时,夜空中繁星点点。我
抬头望去,仿佛看到其中一颗星星对我眨了眨眼。
我知道,那一定是沈烬雪,终于释怀了执念,在宇宙中自由翱翔。
三个月前,我是个为追女孩而学习的学渣;
三个月后,我即将踏入中国最高学府。
这段奇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改变我的不是鬼魂的魔法,而是那段相互救赎的友谊,和那个教会我为自己而活的女孩。
清华园的生活比我想象中更丰富多彩。
我加入了诗社,偶尔会写一些笨拙的小诗;
我选修了天文学,因为在晴朗的夜晚,我总喜欢仰望星空,寻找那颗最亮的星星。
大一下学期,我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一本旧诗集,扉页上有一行熟悉的字迹:给世界上所有被困住的灵魂——雪。
我的心猛地一跳,急忙查看出版日期——居然是在沈烬雪去世前两个月。
原来她生前真的发表过诗作,只是用笔名,鲜为人知。
借出那本诗集,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作品。
她的诗里有对星空的向往,有对自由的渴望,也有深藏不露的孤独。
最后一首诗的标题是《如果》,只有短短几行:
如果明天不再来临,
我是否会后悔,
那些未说出口的爱,
未走过的路,
未成为的自己
合上书,我望向窗外清华园的夜色,泪水模糊了视线。
但我知道,在某个平行宇宙里,沈烬雪一定成为了她想成为的人——
不是高考状元,不是清华才女,而是一个自由的灵魂,一个用诗句触摸世界的诗人。
而我,会带着她的那一份,继续前行。
因为有些相遇,即使短暂如流星,也能照亮整个人生。
3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灯光在深夜依然明亮。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的《现代天体物理学导论》已经看了三个小时。
窗外,十月的北京夜空难得清朗,几颗星星顽强地穿透城市的光污染,微弱地闪烁着。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我的目光被架子上一个暗红色的书脊吸引——《八十年代校园诗选》。
不知为何,那本书仿佛在呼唤我。
起身取下它时,一层薄灰扬起,在灯光下形成细小的光柱。
翻开泛黄的书页,一股旧书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
我随意浏览着目录,突然,一个名字让我的手指僵在半空:雪《星烬》。
心脏猛地收紧,我急忙翻到第147页。那首诗只有八行:
我们是被命运吹散的星烬,
各自飘零,
却在某一刻
照亮彼此的眼睛。
即使注定熄灭,
也要记得,
那瞬间的光华
胜过永恒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