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永和三年春,苏琬踏入了紫禁城的朱红大门。
贵人,这边请。引路的宫女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苏琬微微颔首,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袖中的玉镯——那是母亲临行前给她的唯一嫁妆。
穿过重重宫门,苏琬被安置在了景阳宫的偏殿。殿内陈设简单却不失雅致,一盆开得正盛的牡丹摆在窗边,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这是皇后娘娘特意命人送来的。宫女见苏琬目光停留在花上,连忙解释,娘娘说贵人初入宫闱,这花可添些喜气。
苏琬唇角微扬,向坤宁宫方向福了福身:臣妾谢皇后娘娘恩典。
入夜,苏琬独自坐在铜镜前,卸下钗环。镜中的少女杏眼樱唇,眉目如画。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颊,想起今日在御花园偶遇皇上时,那双深邃眼眸中闪过的惊艳。
贵人,该歇息了。贴身宫女青柳轻声道。
苏琬点点头,却在青柳转身时叫住了她:这花...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青柳一怔,随即摇头:奴婢不知。只是听说皇后娘娘极爱牡丹,宫中各处都摆着呢。
苏琬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那盆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妖冶的花朵,没再说话。
三日后,皇上翻了苏琬的牌子。
那一夜后,苏琬从贵人晋为嫔,赐号婉。景阳宫的主位娘娘——淑妃亲自来道贺,送了一对翡翠耳坠。
妹妹好福气。淑妃笑得温婉,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只是要当心,这宫里的花啊,开得越艳,谢得越快。
苏琬恭敬地接过礼物,笑容不改:多谢姐姐提点。
一个月过去,苏琬已承宠五次,风头无两。皇后终于按捺不住,召她去了坤宁宫。
婉嫔近来可好皇后倚在凤座上,指尖轻抚着一只通体雪白的猫。她约莫三十出头,保养得宜的脸上看不出岁月痕迹,唯有眼角几道细纹暴露了真实年龄。
苏琬跪下行礼:托娘娘洪福,臣妾一切安好。
起来吧。皇后示意宫女赐座,本宫听闻皇上近日常去你那儿
苏琬心头一紧,面上却不显:皇上日理万机,不过是偶尔来臣妾处歇歇脚。
皇后轻笑一声,突然转了话题:本宫新得了几盒上好的胭脂,想着你年轻,用着正合适。她挥了挥手,一名宫女立刻捧上一个精致的锦盒。
苏琬连忙起身谢恩,却在接过盒子的瞬间,注意到皇后眼中一闪而过的寒光。
回到景阳宫,苏琬立刻命青柳将胭脂锁入箱中。夜深人静时,她取出一小撮胭脂,用帕子包了,交给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
务必小心,别让人看见。苏琬低声嘱咐。
三日后,小太监带回消息——那胭脂中掺了少量的夹竹桃粉,久用可致人不孕。
苏琬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指节发白。她早知皇后不会容她,却没想到对方出手如此狠毒。
娘娘,要不要告诉皇上青柳急得眼圈发红。
苏琬摇头:无凭无据,皇上怎会信我更何况...她顿了顿,皇后执掌后宫多年,岂会留下把柄
翌日请安时,苏琬特意用了那盒胭脂。皇后见了,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婉嫔今日气色真好。皇后笑道。
苏琬低头做羞涩状:都是娘娘赏的胭脂好。
回宫路上,淑妃的轿辇与苏琬擦肩而过。
妹妹好手段。淑妃以扇掩面,声音几不可闻,不过皇后可不止这一招。
苏琬心头一震,再看时淑妃已经远去。
接下来的日子,苏琬表面上对皇后愈发恭敬,背地里却开始暗中调查。她发现,近五年来,共有七位得宠的嫔妃莫名小产或暴毙,而她们都曾收过皇后赏赐的胭脂或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