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了沉思。
竞争对手的产品确实和他们很相似,但仔细对比后,江舟发现了一些差别。
他们只是抄了表面功能,核心算法还是他们自己的。江舟分析道,虽然界面相似,但推荐准确度远不如我们。
那我们怎么应对
差异化竞争。江舟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既然他们要抄,我们就让他们永远跟在后面。
接下来的几天,江舟带着团队加班加点,推出了几个全新的功能。
这些功能充分利用了他们的技术优势,是竞争对手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
果然,新功能上线后,用户活跃度明显提升,而竞争对手的用户增长则开始放缓。
但好景不长,第四周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江哥,我们的推广成本越来越高了。张小雨拿着财务报表,脸色不太好看,获客成本已经从最初的20元涨到了50元。
江舟看了看数据,心情也有些沉重。
随着竞争加剧,各个平台的广告价格都在上涨。而且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转化率也在下降。
看来我们需要调整策略了。江舟思考着,单纯依靠付费推广不是长久之计。
那怎么办
病毒式传播。江舟说道,我们要让用户主动帮我们推广。
他开始设计新的推广机制:用户推荐朋友注册可以获得积分奖励,积分可以兑换各种优惠券和礼品。
这个机制很快就发挥了作用。用户推荐的比例大幅提升,获客成本也随之下降。
一个月的推广期结束时,总注册用户数达到了45万,日活跃用户22万。
虽然没有达到最初50万的目标,但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更重要的是,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都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证明产品确实有价值。
董事会评估会议上,林天成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江舟,你们做得很好。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目标,但已经证明了产品的市场价值。林天成说道,我决定继续投资,进入第二阶段推广。
江舟长舒了一口气。第一关算是过了。
但王芳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董事长,我觉得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王芳说道,虽然用户数不错,但盈利模式还没有得到验证。
什么意思林天成问道。
用户数是有了,但收入呢王芳看着江舟,你们当初承诺的每用户200元年价值,现在实现了吗
江舟心头一紧。确实,他们一直专注于用户增长,对于盈利模式的验证还不够充分。
我们计划在第二阶段开始尝试商业化。江舟解释道,现在还处于用户积累期。
这就是问题所在。王芳步步紧逼,如果商业化失败,前面的投入就全部打水漂了。
会议室里又陷入了沉默。
江舟知道,他必须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王总监说得对,商业化确实是关键。江舟站起来,但我们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商业化测试。
他打开手机,展示了一些商业化数据。
目前有1万用户参与了我们的付费测试,转化率达到了12%,单用户月收入35元。江舟自信地说道,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当初承诺的收入目标。
只有1万用户的样本,代表性不够。王芳继续质疑。
那我们就扩大样本。江舟看着林天成,给我们一个月时间,我们会证明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林天成考虑了一会儿,最后点头同意。
好,再给你们一个月。但这次没有退路了,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走出会议室,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