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着浸血的布条。沈姑娘的商船,比千军万马还厉害。裴砚轻笑,却在对方踉跄时伸手扶住,去医馆吧。先去户部。沈明棠将账本塞进他怀中,眼中映着天边的朝霞,新政的文书,该让天下人都看见了。
终章·破晓
永德十四年春,大明宫前的铜鼎燃着瑞香,礼部官员展开明黄诏书的刹那,满朝文武皆屏息凝神。着令废除商贾不得入仕旧制,设商税司统筹天下贸易......诏书声未落,沈明棠已踩着新制的云头履,在众人惊呼声中步入丹墀。
她褪去红妆,一袭月白襕衫绣着金线缠枝莲,腰间玉牌刻着商税司参议。余光扫过左侧文官队列,正与裴砚目光相撞。对方今日换了孔雀补服,腰间新配的银鱼符在晨光中泛着冷芒——那是市舶司主事的身份象征。
沈参议对茶税新政可有见解皇帝话音刚落,右相林正勋的继任者便冷笑出声:妇人之见,也配议论国政沈明棠不慌不忙展开羊皮卷,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江南十三州茶市数据:大人可知,若按旧制抽税,今年春茶将滞销三成她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漕运路线,不如在扬州设官茶局,允许茶商以货易税,如此既保国库,又活商路。
裴砚适时出列,将一叠文书呈给皇帝:臣附议。市舶司近日查获三起走私案,涉案货物正是茶叶。若推行新政,可断走私之源。他的目光不经意落在沈明棠束发的玉簪上,那是昨夜她送来的茶税方案,末端还沾着淡淡的茶香。
散朝后,二人并肩行过白玉长阶。沈明棠望着宫墙外熙攘的商队,忽然轻笑:记得初见时,裴大人还问我是否懂茶。裴砚抬手替她拂去肩头落英,指尖触到她发间细纹:那时只道你是狡黠商贾,却不知你胸中丘壑,可比这长安城还广。
暮色降临时,市舶司衙署的灯火依旧通明。沈明棠摊开《商律草案》,墨迹未干的通商惠民四字旁,裴砚用朱笔批注着海运细则。窗外传来商船归港的鸣笛声,混着夜市小贩的吆喝,为这座古老的都城注入新的生机。他们都知道,这场关于商政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第六章:星火燎原
沈明棠踏出马车的瞬间,运河上百艘商船同时扬起杏黄旗帜,沈记商号的徽记在雨幕中连成金色的浪涛。码头上,数千百姓自发撑着油纸伞围聚,他们手中高举的不仅是遮雨的伞,更有写满血书的布条——那是各地灾民联名恳请释放沈明棠的状纸。
裴砚握紧腰间佩刀,目光警惕地扫过暗处。他知道,右相绝不会轻易罢休,此刻码头四周必定埋伏着眼线。小心。他低声提醒,却见沈明棠已踩着积水,径直走向堆成小山的漕运货箱。
乡亲们看好了!沈明棠挥剑劈开木箱,腐烂的谷米混着霉变的麸皮倾泻而出,这些本该运往灾区的救命粮,竟被掺了沙石!人群顿时炸开锅,此起彼伏的怒骂声中,她又扯开另一只箱子,露出里面锈迹斑斑的兵器,还有这些军器,全是拿百姓赋税换来的!
突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右相林正勋率领的羽林军包围了码头,寒光闪闪的长枪直指沈明棠:大胆奸商,竟敢造谣生事!来人,给我拿下!
千钧一发之际,裴砚闪身挡在沈明棠身前,手中高举着一封密函:林大人且慢!这是北境节度使的亲笔信,直指你与敌国通商!话音未落,沈明棠已将漕运账册高高举起,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与私印在雨中清晰可见。
混乱间,沈明棠瞥见人群中熟悉的身影——那是乔装打扮的商会伙计。她暗中比出约定的手势,顷刻间,运河上的商船同时升起狼烟,号角声震天动地。远处,数支船队正破浪而来,船头飘扬的旗帜上,赫然是各地商会的徽记。
林正勋,你已无路可逃!沈明棠的声音盖过风雨,天下商贾、黎民百姓,今日都要讨个公道!裴砚望着她被雨水打湿却依然坚毅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