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对方手里,难道王科长也是当年贪腐案的参与者

    承:女工证词

    第二天下午,周野在国企医院病房见到刘桂芳。这位下岗女工躺在生锈的铁架床上,手腕缠着纱布,床头搪瓷缸里泡着大青叶茶。她是王科长的邻居,昨晚曾目睹一个穿蓝色毛衣的身影进入俱乐部。

    那毛衣……领口有白色梅花图案,刘桂芳声音沙哑,九五年冬天,王科长老婆给他织过一件一模一样的。她突然抓住周野的手腕,眼里闪过恐惧,周警官,九五年技改的时候,我在仓库当过库管,看见过他们往卡车里搬成箱的现金……

    话没说完,病房门吱呀推开,护士端着托盘进来:该打青霉素了。

    周野注意到刘桂芳的手猛地收紧,指甲几乎掐进他掌心。护士离开后,她压低声音:刚才那护士,是保卫科老周的侄女,老周当年……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从枕头下摸出张泛黄的纸,这是我抄的领料单,钢材用量比图纸多三成。

    当晚十点,周野正在办公室比对领料单,值班室突然传来惊呼。小李冲进来说:刘桂芳自杀了!用床头的输液管……

    医院病房里,刘桂芳的尸体半挂在床沿,输液管缠绕脖颈,床头的搪瓷缸摔在地上,溅出的茶水渗进地砖缝隙。周野蹲下身,发现她指甲缝里嵌着半片蓝色腈纶线——和王科长案现场的线团一模一样。

    青霉素瓶不对劲,法医举起物证袋,标签是新贴的,里面装的是生理盐水。

    周野的后背绷紧了。刘桂芳的自杀,分明是灭口。他掏出笔记本,翻到1995年技改名单,王科长、副厂长、还有一个名字让他呼吸一滞——周明远,他的父亲,时任保卫科科长。

    转:旧案浮现

    深夜的档案室像座旧冷库,周野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翻出1995年的技改档案。泛黄的文件里,采购合同甲方是哈尔滨宏达贸易公司,负责人签名栏模糊不清,却盖着清晰的红光机械厂公章。付款记录显示,120万技改资金分三次汇出,收款人账号却指向个人户头。

    周队,查到粮票来源了,小李抱来纸箱,1995年仓库盘亏清单,有32张编号0731的粮票失踪,登记人是……张桂兰。

    张桂兰周野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三线建设时期的厂办会计,也是李晓梅的班主任。三年前副厂长案后,她请了长假,说是去南方照顾生病的母亲。

    他翻开职工档案,张桂兰的照片上,女人梳着齐耳短发,眼神锐利如刀。家庭关系栏写着:女儿李芳,1995年进厂当学徒,1998年下岗——等等,李芳李晓梅的母亲早逝,副厂长的女儿明明姓李,难道张桂兰是李晓梅的继母

    不对,档案显示张桂兰未婚。周野突然想起,李晓梅三年前失踪时,张桂兰曾牵头组织过全厂搜寻,当时她红肿的眼睛让他印象深刻。现在看来,李芳和李晓梅,两个同样1998年消失的女孩,或许有着更深的联系。

    凌晨三点,周野骑车经过家属区。筒子楼的公共厨房亮着几盏灯,有人在煤炉上热剩饭,搪瓷盆碰撞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路过302室时,他忽然听见低低的啜泣声,透过结霜的玻璃,看见个穿蓝色毛衣的身影在织毛衣,领口隐约有白色梅花图案。

    合:双线交叠

    第三天清晨,财务科传来惊叫。会计陈淑芳被发现死在储物柜前,手里攥着半张粮票,编号0732,储物柜密码锁被撬,里面的改制职工档案散落一地。现场中央,七枚齿轮摆成更复杂的∞,其中一枚齿轮内侧刻着极小的1995.7.15——正是技改资金首笔汇款的日期。

    陈淑芳也是改制小组成员,小李递上会议记录,1995年她负责过技改资金的账目平账。

    周野盯着现场照片,突然发现齿轮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锈厂谜尸:1998简介 >锈厂谜尸:1998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