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黑暗中轻轻摇曳,宛如被封印的星光重获自由。

    晨雾未散时,林夏站在菜园最高处,按下无人机的启动键。银白色的机身掠过茄子田,镜头里,紫色的叶片与金色的向日葵田拼成巨大的星图

    ——

    那是二十八宿与北斗七星的组合,中心是朵绽放的茄子花。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这次是二姨发来的照片:修复后的家族祠堂里,外婆、母亲和林月的合影被框在正中央,下方的供桌上摆着新鲜的茄子和桂花糕。

    要吃早餐了!

    周婆婆的喊声传来,林夏转身时,看见老人正端着托盘穿过花廊,托盘上的酿茄盒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两杯加了蜂蜜的桂花茶。

    她摸了摸脖子上的玉茄子,吊坠表面的星图已不再显现,取而代之的是天然形成的云纹,像极了母亲临终前平静的面容。远处,公鸡的啼鸣声穿透晨雾,新的一天正在被诅咒过的土地上,绽放出最温柔的曙光。

    第五章:家族的重生

    春分时节,茄园星田

    生态农场正式挂牌。曾经的四合院扩建为集民宿、工坊、温室于一体的复合园区,旧石室遗址被改造成透明穹顶的

    星语花房,困魂井的玻璃封层上铺设了

    LED

    星空投影,夜间会浮现二十八宿运转的轨迹。

    林夏蹲在智能温室里,指尖抚过无刺茄子的绒毛。这种名为

    破晓

    的改良品种继承了血玉茄子的抗病基因,却褪去了所有尖刺,紫得透亮的茄身像裹着一层月光。一旁的

    AI

    种植系统闪烁着微光,屏幕上显示着外婆笔记里的古老农谚与现代土壤数据的对比曲线。

    林小姐,游客到了。

    实习生小吴举着讲解牌跑来,身后跟着二十多位戴着草帽的都市白领。他们惊叹着穿过紫藤花廊,目光被墙上的老照片吸引

    ——

    六十年代的外婆在茄子田微笑,九十年代的母亲抱着育苗盆蹲在屋檐下,还有林夏自己去年在实验室调配营养液的工作照。

    正午的阳光穿过餐厅天窗时,二姨林月正对着菜谱发愁。她面前的案板上摆着五枚

    破晓

    茄子,要还原母亲生前最擅长的

    茄龙戏珠

    却总不得法。

    斜刀要切成蓑衣状,别切断茄肉。

    林夏从背后接过菜刀,刀刃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妈说这道菜的秘诀,是要让茄子吸饱高汤,却又不失筋骨。

    林月看着盘中成型的茄龙,忽然别过脸去。她从口袋里掏出泛黄的信纸,那是母亲临终前未寄出的家书:月月,小夏脾气倔,但心像茄子花一样软......

    字迹在泪痕中晕开,最后一句被反复涂抹,隐约可见

    诅咒

    二字。

    其实我早就知道。

    林夏将蒸好的茄龙端上桌,蒸汽模糊了两人眼角的细纹,那年我偷听到你和妈吵架,你说‘明明可以送走小夏’,其实是想替我当承载者吧

    林月猛地抬头,却看见侄女眼中没有怨恨,只有历经沧桑的释然。窗外传来游客的笑声,某个孩子正在大喊:快看!茄子花会发光!

    暮色浸透工坊时,林夏正在给

    星田手札

    系列文创盖章。笔记本封面压印着外婆画的茄子花解剖图,内页收录了四代人的种植笔记:外婆记录的虫害防治土方法,母亲用口红画的温室设计草图,甚至还有林夏小时候用蜡笔涂的

    未来农场

    幻想画。

    这些老物件比什么都珍贵。

    民俗学者陈教授戴着白手套翻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血玉茄子》简介 >《血玉茄子》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