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做几把油纸伞,多卖点钱。你替我看,回来告诉我就好啦。她总是这样,想要接受新的事物,可又怕那些新的事物。是那个时代的束缚,让她无法接触这些。
我去了首都,她说想看看毛主席曾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想看看每天都升起的国旗,我给她拍了下来,用相机的方式,记录着她想看见的事物。
我将照片洗了出来,装进了信封,(她不愿用手机,她说她用不来,我跟她说过这是新时代的象征,是科技的证明,可以随时联系到我,但她始终不愿用),我寄给了她,信封里还写了想对她说的话,希望你能够自己亲眼来看到这些,这些你想看到的事物,我刚看到时,也很惊叹,我们在那里看不到的这些,切切实实地出现在眼前,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是震撼我心的。我不知她是否能够明白我所说的,我只想着…能够尽可能地让她接受现今的一切,哪怕一次…也很好…
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了十多岁。印象里,她总是很坚强,一切事她都自己扛,父母的身体很不好,家里的收入靠着补助与姐姐。
她从小就被父母教着学习做油纸伞,聪明的她把油纸伞做的很好,她的伞每一次都很好卖,可…那都是假的。在我七八岁时,跟在她的后面看她卖伞,她卖力地吆喝着,油纸伞,好看的油纸伞…可周围人都像没听到一般,虽然伞在江南是一件重要的物品,但那时已经出现了新型伞,很多款式,也很好用,许多人都备了这样的伞。
对于油纸伞这种东西,很多人并提不起兴趣,所以很多人都无视她,即使她卖力地吆喝,有兴趣的也只是拿出伞来展开看看,觉得好看,但又觉得无用,很多人觉得油纸伞承受不住雨的冲击,只觉得这伞只是种观赏物,买来无用,摆在家里用于观赏又占空间。
没有人买油纸伞,油纸伞也就越来越淡薄,那个时代…就已经变成了这副模样。而伞的归处,只有一位老人看伞很好看,那老人很喜欢这带有古韵的油纸伞,他买走了两把,说要推着他的老伴出来看看。
对于老人而言,再看看这个世界,再看看这周围的风景,再看看家中的儿孙满堂,就没有遗憾了。老人付了钱,他多给了许多,似乎看出了姐姐的不容易。
最终,老人走了,剩下的伞也归于自然,姐姐将它们埋进了山边的泥土中,很熟练。时代之变迁,人之错,非伞之过,小伞…小伞,安心睡哦。她写下这行字,便向家跑去。可明明她落泪了,我走近看了那行字…
究竟是对伞的怜悯,还是对自己的安慰……
我一直记得这些,无法忘记,就像珍视的东西在别人面前一文不值那般,让人心碎。不过那时店铺已有了起色,这油纸伞也让姐姐再次找到了幸福。我希望着……这一切会朝着更好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可……事实并非如此,我在首都的第二天,姐姐被送进了医院,附近和我关系不错的邻居给我打来电话,我很仓促地坐飞机回去,到了医院,医生和我说姐姐是脑癌晚期,治疗的话,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更少,最好的,是让病人保持好的心态。
那天,我走进了病房,她已经醒来,或许不想让我看到她的憔悴,她面带笑容,安静地坐在病房内。可明明是她在受伤,为什么要装给我看呢,就像那时的她,将那些亲手做出的伞埋进土里,转头又无事发生地回了家。
也不知道当时的我为何那么生气,我只记得我质问她为什么,为什么每次都要这样,无论心理的痛还是生理的痛,她都要掩饰她所有受到的伤害,转眼间把情绪藏在心里。为什么……直到后来我也不知道。
只记得那之后的几天里我都浑浑噩噩……
再去见她时,她很痛苦,她的病…一直在恶化,我站在病房外,听她痛苦的声音,我没办法……我甚至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