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城中村血色厂牌
1986
年
3
月
12
日,惊蛰后的第四天。广州荔湾的城中村还笼罩在晨雾里,青石板路上的积水映着歪斜的霓虹灯招牌,湘江发廊
湘味米粉
的字样在水汽中晕成模糊的色块。李阿婆的竹竿刚戳进巷尾的下水道,就听见布料撕裂般的声响,腐臭味混着青苔味猛地涌上来。
一、下水道里的碎片
衰鬼!
她骂骂咧咧地缩回手,竹竿尖上勾着块带血的花布。凑近细看,布料边缘有整齐的针脚,针脚间露出苍白的皮肤纹理
——
那不是布匹,是人类腹部的皮肤,肚脐下方三厘米处,还纹着朵褪色的木棉花。
李阿婆的搪瓷盆
当啷
摔在地上,惊醒了趴在肠粉店门口的土狗。她跌跌撞撞跑向居委会,塑料拖鞋在积水里溅起水花,怀里紧攥着从下水道捞出的碎片:半块印着
广州白云针织厂
的厂牌,编号
84072,发证日期是
1984
年
5
月
1
日。
荔湾分局刑警陈立文赶到时,巷口已围满穿睡衣的街坊。他的解放鞋踩过青苔覆盖的石板,手电筒光束扫过下水道:除了带血的布料,还有半支摔碎的
夜巴黎
香水
——
这种法国货在
1986
年的广州,只有友谊商店卖,售价相当于普通女工半个月工资。
死者
20-25
岁,右手中指有缝纫工特有的老茧。
李法医蹲在地上,用镊子夹起皮肤碎片,但指甲缝里的香水残留...
小陈,你记得去年外贸局走私案吗
陈立文点头,目光落在那块残缺的厂牌上。白云针织厂他有印象,1984
年国庆前夕突发火灾,官方通报
无人员伤亡,但眼前的厂牌编号
84072,分明是按
年份
+
流水号
编制,意味着
1984
年该厂至少登记过
72
名员工。
二、电子厂的黄昏
下午三点,穗华电子厂
的铁皮顶棚被太阳晒得发烫。28
台缝纫机同时运转,噪音盖过了墙上的广播
——
正在播放邓丽君的《甜蜜蜜》,这是厂长从香港带回来的磁带。林秀芳的手指在布料上快速移动,针尖偶尔刺破皮肤,在白色的确良衬衫上留下红点。
秀芳,休息会儿吧。
隔壁工位的张彩霞递来半块橘子味硬糖,你看你,领口都磨破了。
林秀芳摸了摸工装领口,补丁摞着补丁的布料硌得锁骨发疼。她笑了笑,把硬糖塞进围裙口袋
——
这是留给老家弟弟的。墙上的挂钟指向
16:00,她突然想起什么,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暂住证回执,资料审核中
的红章在夕阳下格外刺眼。
六点下班,她跟着人流走出车间,暮色中的城中村已经热闹起来。路边小摊摆着港产电子表、塑料发卡,还有印着费翔头像的贴纸。林秀芳在裁缝铺前停住,玻璃柜里的金丝边眼镜闪着光,那是上周香港来的刘先生说要送她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