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靠岸。船老大哼着俚语:青黛换水银,赚个盆满钵——话音未落,船舱里探出个戴狼皮帽的脑袋,颧骨处赫然带着禁军特有的刀疤!

    赵不弃抄起棍棒就要冲出门:逮贼去!被沈括死死拦住:莽撞!那船吃水深得古怪,甲板却无货物……定是夹层藏了火药!

    张择端忽然指着画卷尖叫:你们看!墨水晕染后,货船旁多了个小人——他在往河里撒青黛粉末!

    沈括猛然醒悟:青黛遇水则燃!这帮贼人要借着汴河潮汐,把火药扮成颜料流到虹桥下……

    **暮色渐浓时**

    三人蹲在虹桥桥洞下,看着水流裹挟青黛粉末泛起幽幽蓝光。赵不弃咬牙切齿:孙子兵法都说‘火攻’,他们倒用起‘画攻’了!

    沈括拾起块青黛碎屑:颜料铺、信鸽、货船……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人。他望向宫城方向,那个能自由出入画院、调动禁军、还和西夏勾结的——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禁军巡夜的铜锣声。张择端浑身一颤:糟了!官家今日夸赞《清明上河图》修补得好,赏了紫金鱼袋给主事官……

    赵不弃突然踢飞脚边石子:老子明白了!孙羊店歇业、王屠户暴毙、胡商献矿料——全是那狗官布的局!

    沈括沉默着将玉佩残片揣入怀中,目光如刀:明日辰时,我们去会会这位‘李监军’的宋人搭档。

    第三章

    酒筹密码

    **巳时,开封府档案库**

    这字帖比我家祖传的还破!赵不弃举着《兰亭集序》摹本,忽见沈括用银针挑开之字缺笔处——竟是用鸽血写的西夏数字。

    data-faype=pay_tag>

    赵不弃凑近一看,鼻子几乎贴到泛黄的纸页上:哎哟!这‘之’字裂口里藏了三道血痕沈兄,你从哪学来这招他手指沾着唾沫,试图蹭开另一处墨迹,却把永字蹭成了歪脖子鹅。

    沈括夺过摹本:蠢货!这是用鸽血写的暗码——三、六、九,对应虹桥三处方位!忽然窗外炸响琉璃碎裂声,两人同时扑向窗台。只见对街醉仙楼飞出只灰鸽,爪上拴着的红绳结成古怪绳结,正巧缠住飘落的《兰亭集序》残页。

    这鸽子成精了!赵不弃抄起笤帚要打,却被沈括按住:看绳结!是西夏军用的‘狼咬’结,专传死讯!话音未落,灰鸽突然抽搐倒地,爪间滑落半片青黛矿屑。

    **虹桥北堍·空船舱内**

    沈括撬开褪色账本,火光映出青黛二十斤兑水银五两。赵不弃突然踢翻木箱:这箱子吃水不对劲!底下定有夹层!果然撬出层油布包裹的火药,引线竟用染青黛的麻绳编织。

    难怪死者舌根藏蜡丸!沈括撕开蜡皮,纸条写着风筝起时焚河,而此时空中正飘过一群鲤鱼形状的风筝,尾巴系着彩绳交织成网。他猛地抬头,瞳孔收缩如针尖:那些风筝……在画天上的火药线!

    赵不弃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突然跺脚:早说醉仙楼的风筝邪门!昨日小乞丐偷了一只,今早被发现溺在汴河——尸体手里还攥着半截彩绳!他弯腰捡起船舱里的青黛粉末,指尖搓了搓,突然打喷嚏,这鬼颜料怎地腥得像鱼血!

    沈括抓起一把火药闻了闻,脸色骤变:不是鱼血,是掺了水银的青黛遇潮发霉!这帮贼人用画院的颜料做引线,等风筝群掠过虹桥时——他忽然住口,盯着水面漂浮的许愿灯。灯罩上歪歪扭扭写着西夏李监军赠。

    **丐帮分舵窝棚**

    老乞丐嚼着草根嘟囔:那些风筝线能钓月亮哩!前儿个穿红衣裳的小娘教我们放,说系够百只就能换麦饼……赵不弃忽然抢过他手里半截彩绳,发现编织法与火药引线如出一辙。

    红衣裳小娘赵不弃揪住老乞丐的破衣领,长啥样可有西域口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明上河图之密码简介 >清明上河图之密码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