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息。
现场没打斗痕迹,门窗完好。年轻警员小李递过证物袋,抽屉里的账本少了第47页,桌上有半杯没喝完的浓茶,查过监控,昨晚十点后只有王主任自己进来。
周明远蹲下身,手电光掠过地毯上的泥脚印。鞋底纹路显示是老式解放鞋,泥渍里混着细小的煤渣——这是重柴厂旧址特有的土壤,五年前厂区关闭后,周边堆满了废弃的锅炉残渣。
张春梅失踪了。派出所民警匆匆赶来,邻居说昨晚她送女儿去借住,说去医院看老人,但医院根本没这回事。她的手机今早定位在重柴厂宿舍区,信号凌晨一点后消失。
周明远的手指顿在证物袋上——袋子里装着从张春梅面馆捡到的恐吓信,打印体的油墨里掺着极细的炭灰,和七年前那场烧死17人的棚户区火灾现场残留物成分相同。他忽然想起档案里的记录:火灾责任认定书上,王建军作为拆迁办主任,曾签字确认电路老化引发火灾,但现场勘查显示,起火点有汽油燃烧的痕迹。
去重柴厂。他扯下白手套,警服后背已被汗水浸透。老街的晨雾里,修鞋摊的李大爷正朝着警戒线张望,怀里抱着个褪色的铁皮盒——那是七年前火灾中唯一幸存的物件,里面装着他儿子的骨灰。
重柴厂宿舍区的铁门虚掩着,铁锈在晨露里泛着腥气。周明远踩着碎玻璃走进楼内,墙面上安全生产的标语褪成灰白色,三楼拐角处,干涸的血迹在水泥地上蜿蜒成不规则的形状,显然是被人匆忙擦拭过。
手机突然震动,技术科发来消息:王建军的通话记录显示,昨晚九点他曾拨打过一个匿名号码,通话时长17秒。周明远皱眉看着短信,裤脚突然被什么勾住——床底露出半截女士皮鞋,鞋跟处沾着与现场泥脚印相同的煤渣土壤。
队长!小李在楼下大喊,宿舍楼后巷发现拖拽痕迹,通向排污管道!
周明远转身时,余光扫过墙面的裂缝。那里贴着半张泛黄的照片,边角被火燎过,隐约能看见2011年火灾后的废墟场景。照片里,一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正蹲在瓦砾堆前,手里攥着什么发亮的东西——那是枚拆迁补偿协议的红色公章。
暮色降临,朵朵趴在刘阿姨家的窗台上数星星。楼下传来警车的鸣笛,她突然想起傍晚在面馆看见的草帽男人:他站在街对面的梧桐树下,帽檐压得很低,手里提着个黑色塑料袋。当妈妈拆开纸袋时,男人转身的瞬间,袋子里露出一角红色——和爸爸火化时穿的那件衬衫颜色一样。
小女孩揉了揉眼睛,忽然看见巷口闪过道熟悉的身影。蓝色工装裤,裤脚沾着泥点,草帽边缘露出的白发在路灯下泛着银光。她张开嘴想喊妈妈,却看见那人从怀里掏出个东西,金属的反光刺痛了她的眼。
那是把带血的钥匙,和爸爸生前总挂在裤腰上的那把,一模一样。
第二章七年前的火灾
2018年7月20日,重庆刑警总队档案室像座巨大的蜂巢,金属柜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周明远的手指在2011年南岸棚户区火灾案的档案夹上停顿,牛皮纸封面印着结案二字,却被他用红笔圈出三个问号。
那年你刚调过来,这案子是王建军牵头结的。老法医陈师傅推了推老花镜,镜片上倒映着现场照片里焦黑的墙体,十七具遗体,全是窒息或烧伤致死,消防认定电路短路起火,但住户说前一天看见拆迁办的人来查过电表。
周明远抽出张泛黄的现场照片,拍摄时间是火灾后第三日。画面右下角,穿蓝色工装的张春梅丈夫蹲在瓦砾堆里,掌心托着块烧变形的金属——现在看来,那是枚拆迁补偿协议的公章。照片边缘有行褪色的标注:死者陈建军,生前系汽修铺老板,妻子张春梅拒绝尸检。
李建国醒了。小李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攥着证物袋,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