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龙御九渊
长平公主忽然想起山海关之行,看见关宁铁骑的火铳手戴着绣着“平安”的护腕——那是后宫嫔妃们熬夜赶制的。她摸出怀里的玉佩碎件,将它缝进旗角,针脚穿过“山河”二字时,竟听见布料下传来细碎的龙吟。
黄河岸边,朱慈烺将《江海屯田秘典》装入铜匣。最后一箱“霹雳火”搬上马车时,负责押运的老流民忽然指着水面惊呼:“太子殿下快看!”只见黄河水竟分成两股,露出河底巨大的“明”字石刻,石刻周围环绕着无数百姓的浮雕像,手中捧着谷穗、锄头、火铳正是朱元璋理想中的“耕战一l”图景。
“传父皇口谕,”朱慈烺对着流民们举起玉佩,“此典即日起发往各卫所,屯田所得十成中七成归百姓,三成充军粮。太祖皇帝的心意,从来是让百姓先吃饱,咱们当兵的才能打好仗!”流民们轰然应诺时,他忽然看见远处驶来的漕船上,插着的正是坤宁宫新制的“火雷旗”,旗角的碎玉在阳光下,像撒在黄河上的星星。
子时的乾清宫烛火通明,朱由检对着“江海战图”圈点。图上用朱砂标出的“民脉”与“龙脉”已完全重合,每条线的末端都画着“济”字旗。王承恩捧着山东急报进来,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陛下!朱慈烺殿下在黄河捞出太祖皇帝的‘九龙金印’,印文是‘奉天承运,民为根本’!另外吴三桂部用您送去的连弩,射杀了多尔衮的副将,建奴已退三十里!”
朱由检接过金印时,发现印纽的龙形雕纹与他掌心疤痕严丝合缝。窗外忽然传来隐约的童谣,是功德寺的孩子们在唱新学的歌谣:“火德天子掌神火,山河玉佩镇风波,百姓力,帝王血,合起来烧他个清天朗地太平歌!”他望着案头的“飞天火雷”图纸,忽然提起狼毫,在图角写下:“非朕逆天,实乃天借民力,助朕中兴。”
南京秦淮河的龙舟赛场上,曹化淳的旧部混在人群中。他们腰间的“忠”字玉佩与百姓们的“济”字木牌相撞,发出清越的声响。当闯军细作点燃伪装成龙舟的火油罐时,预先埋在水下的“水雷”突然爆炸,冲天火光中,百姓们举起藏在船桨里的火铳,枪托上刻着的“杀贼”二字,比端午的雄黄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