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龙御九渊
    龙御九渊

    黄河金龙湾的浊浪拍打着礁石,朱慈烺攥着拼合完整的“山河玉佩”,指尖触到玉佩接缝处刻着的“洪武”二字。水下古城的石门在漩涡中若隐若现,门楣上的“江海通寿”四字被青苔覆盖,却掩不住龙形浮雕的狰狞。他望着掌心与朱由检如出一辙的薄茧,忽然想起出发前父亲说的话:“若见太祖遗宝,先看是否刻着‘与民共享’——咱老朱家的东西,从来不是一人之私。”

    “太子殿下,水鬼探到门闩是‘子午连环锁’。”张鼐的甲胄滴着河水,腰间缠着的红绫是山东义兵送的“平安带”。朱慈烺将玉佩嵌入石门凹槽,刹那间,黄河水竟泛起金光,隐约可见万千百姓用肩膀托起浮桥的幻影——正是孝慈皇后当年渡江的场景。当他将手掌按在龙形浮雕上时,石门突然发出轰鸣,缝隙中涌出的不是水,而是无数刻着“屯田”“备荒”的竹简。

    “是太祖的《江海屯田秘典》!”他惊呼着拾起竹简,发现每卷竹简上都刻着百姓的手印。最底层的青铜箱里,整齐码放着用油纸包着的“霹雳火”——蜡封上印着“遇民则开”的字样。张鼐忽然指着箱底的血书:“‘朕以百姓血,铸此护国雷,后世子孙若忘本,天雷必殛之’这是太祖皇帝的笔迹!”

    山海关的辕门外,周皇后的坐骑“照夜白”踏碎薄冰。长平公主腰间的“山河”玉簪在风雪中闪着微光,簪尖的碎玉竟与城楼上的“忠”字军旗形成呼应。“末将参见皇后娘娘!”吴三桂单膝跪地时,看见周皇后袖口露出的绷带——那是昨夜她亲自给火器营士兵换药时,被火油灼伤的。

    “督师可知,”周皇后解下凤冠上的赤金步摇,递给旁边的伤兵,“陛下今早批奏折时,用的是你送的‘关宁狼毫’?笔杆上刻的‘精忠报国’,被他摸得发亮。”她转头望向多尔衮大营方向,目光比城墙上的冰棱更冷,“建奴越想让咱们自乱阵脚,咱们越要让他们看看,大明的君臣是用铁水铸在一起的。”

    功德寺的演武场上,朱由检扣动“帝王连弩”扳机。箭矢带着尖啸穿透二十丈外的靶心,尾羽上绑着的“济”字布条在风中猎猎作响。赵士锦捧着新改良的“飞天火雷”跪下,铜制雷l上铸着的百姓祈年图,与他袖口露出的流民戒疤相得益彰:“陛下,此雷用黄河‘雷石’磨粉,再掺功德寺香灰试爆时,百姓说闻到了五谷香。”

    “香灰?”朱由检摸着雷l上的麦穗纹路,忽然想起今早路过粥厂时,看见流民们把他微服时送的饼子供在灶台上,说“沾了天子气,吃着不饿”。当火雷在半空炸出五彩光芒时,承天门檐角的瑞兽雕像竟簌簌落下,露出里面藏着的洪武年间铜钱——钱眼里还系着半片“山河”碎玉。

    紫禁城的水门地道里,朱由检举着曹化淳旧部给的“忠”字灯笼。石壁上的“甲申之变”预言被弩箭击碎,露出后面刻着的“民力可回天”。他摸着地道壁上的爪痕,忽然想起王承恩说的:“昨夜有流民看见,曹督主的灯笼在水门晃了三晃,正是咱们找地道的方向。”前方突然传来铁器碰撞声,几个东厂死士押着浑身湿透的闯军细作出现,那人腰间挂着的火镰,竟与南京秦淮河的名妓通款。

    “说!火攻计划到底何时启动?”朱由检的靴底碾过细作指间的鱼油,火星溅在他掌心疤痕上,竟似与火镰的反光连成一线。细作刚要咬舌,地道顶部忽然渗下水滴,在“忠”字灯笼光里映出“端午”二字——正是曹化淳密报里的“龙舟赛”之日。

    坤宁宫的织绣房里,长平公主盯着新织的“火雷旗”发怔。旗面上的火焰纹路与她梦中孝慈皇后的衣角一模一样,绣线用的是周皇后拆改凤袍的金线。“公主,山东义兵送来‘红袄’布样,”宫女捧着染血的粗布,“他们说,当年梁红玉能助韩世忠抗金,咱们大明女子也能给火器营缝炮衣。”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铁血崇祯逆天改命简介 >铁血崇祯逆天改命目录 > 第6章 龙御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