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果然,孩子们干起农活来比俞明麻利多了。男生们负责翻地、碎石,女生们清理杂草、平整土地。到中午时分,一片约半亩的田地已经初具雏形。
午饭是林悦和周婶准备的——玉米饼、咸菜和一锅野菜汤。大家围坐在地上狼吞虎咽,连最普通的食物在劳动后也变得格外香甜。
老师,你城里人也干农活啊小虎好奇地问。
我小时候在姥姥家干过一点。俞明揉了揉酸痛的腰,不过跟你们比差远了。
那是因为你读书厉害嘛!一个女生笑着说,各人有各人的本事。
下午,林悦带着几个孩子按照笔记上的方法挖沟、做垄。俞明则和小雨一起照顾爷爷,帮他按摩疼痛的关节。老人虽然说话含糊,但教了俞明几种简单的草药知识。
太阳西斜时,一片整齐的药田已经呈现在众人面前。林悦仔细地种下第一批金银花苗,孩子们轮流浇水。小雨兴奋地在田垄间跑来跑去,小脸上沾满了泥土。
下周末我们再来种黄精。林悦宣布,等药材收获了,卖的钱足够请人帮忙照顾爷爷,小雨就能上学了。
回学校的路上,夕阳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孩子们虽然疲惫,但脸上洋溢着成就感的喜悦。王铁柱破天荒地主动跟俞明说话:老师,下周还来吗
当然。俞明笑着点头,我们得负责到底。
那...我能借你吉他练练吗妹妹想听新曲子...
没问题。俞明想了想,要不...下周三开始,我教你一首简单的儿歌
王铁柱的眼睛亮了起来,重重点了点头。
三天后的早晨,俞明正在批改作业,李校长匆匆推门进来:快收拾一下,教育局来检查了!
怎么突然检查
谁知道呢,说是常规督导。李校长擦了擦额头的汗,陈老师刚走,教室还没完全收拾好...
果然,半小时后,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了学校门口。三个穿着衬衫西裤的男人走下车,为首的自我介绍说是教育局教研室的张主任。
听说你们这里来了位省城的高材生张主任环顾简陋的校园,教学方式很创新啊。
听课环节,俞明原本准备的是常规语文课,但张主任点名要看他有特色的教学。俞明只好临时改为音乐教学法,让孩子们用唱歌的方式学习古诗。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孩子们放开了嗓子,连平时最害羞的女生都积极参与。张主任却皱起了眉头,在小本子上不停地记录。
课后评议时,问题接踵而来。
教学进度太慢,按这个速度,一学期能完成多少内容
音乐融入教学有创意,但考试考唱歌吗
基础知识落实不够,学生连拼音都不熟练...
俞明攥紧了手中的教案,指节发白。他刚想辩解,李校长突然站了起来。
张主任,您说得都对。老人的声音出奇地平静,但您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吗
他拿出一叠泛黄的纸——那是全校学生的家庭情况登记表。
87个学生,43个是留守儿童,12个来自单亲家庭,6个有残疾。他们中有一半回家后要做饭、喂猪、照顾弟妹。李校长指着窗外的群山,在这里,能让孩子坐进教室就是胜利。俞老师不仅让他们愿意来,还爱上了学习。您说,这是不是最大的教学成果
张主任哑口无言。另外两个检查员交换了下眼神,其中年轻的那个小声说:其实...我觉得音乐教学挺有意思的...
检查结束后,李校长把俞明叫到办公室,递给他一杯热茶:别往心里去。上面的人只看数字,不懂实际情况。
您为什么这么维护我俞明捧着茶杯,我的方法确实...不太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