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簌落下时,露出个青瓷瓮,瓮底躺着半块未烧透的墨锭,刻着非人磨墨墨磨人七个狂草。

    夜色如砚中宿墨般化不开。林疏桐伏在裱画案上临摹瓮中残卷,狼毫突然被程砚秋夺走:笔锋太怯!他握着她的手运腕,松烟墨在宣纸上犁出深沟,楚人制笔讲究桀骜其锋,就像你祖父当年为护文物车,敢用肉身挡猎枪。

    苏蔓的尖笑刺破寂静。林疏桐抬头,见直播镜头正贴着工作室玻璃窗:家人们看啊,这就是搞封建迷信的...程砚秋甩出镇纸击碎射灯,黑暗里响起林世昌管家的声音:二爷说,侄女若交出墨方,拆迁补偿翻三倍。

    暴雨突至,林疏桐抱着瓷瓮冲进雨幕。简牍在雷光中泛出胭脂色,她猛然想起祖父日记里夹着的褪色照片——年轻时的程父站在同样形制的瓷瓮前,背景正是这座松烟窑。

    小心!程砚秋的嘶吼混着轮胎摩擦声。林疏桐被推倒在苎麻丛中,瓷瓮碎片扎进掌心,血珠滴在残墨上竟腾起青烟。追来的打手突然僵住脚步,他们腕间的蜜蜡手串在烟中渗出腥臭黏液。

    程砚秋拽着她躲进防空洞,手电筒照亮洞壁朱砂符咒。这是抗战时期文物避难所。他擦拭着残墨断面,当年我父亲在这里修复《平复帖》,用松烟灰掩盖国宝气息。

    林疏桐的瞳孔骤然收缩——洞壁拓印的钟鼎文,与她手中残卷笔势如出一辙。程砚秋突然解开衣领,露出锁骨下暗红胎记:这是程家守墨人的烙印,你祖父应该...

    破风声打断了他的话,弩箭钉在洞壁溅起火星。林世昌的阴影堵住洞口:好侄女,把李廷珪墨交出来,二叔给你留条活路。他身后站着个戴傩戏面具的人,手中北魏青铜剑正往下滴着桐油。

    程砚秋突然吹灭蜡烛,黑暗里响起机括转动声。林疏桐被他推进密道时,瞥见他撕开衬衫露出满背墨梅图——与祖父书房那幅《墨魂图》分毫不差。密道石门闭合的刹那,傩面人的剑锋已抵住程砚秋咽喉。

    林疏桐在密道尽头摸到块温润的玉璧,璧上阴刻的星图竟与简牍金线吻合。晨光从出口泻入时,她发现自己站在祖父坟茔前,坟头新土里露出半截青铜匣,匣中帛书记载着令她战栗的真相:程林两家世代交替守护墨方,每逢甲子便要血祭一人。

    第四章

    辰砂泣血

    青铜匣里的帛书在晨光中泛着尸斑般的青灰,林疏桐攥着拓片的手止不住颤抖。程砚秋背上的墨梅图在记忆里疯长,每一瓣都渗着祖父咳在《墨魂图》上的血沫子。坟茔后的老槐树突然惊起飞鸦,树根处裸露的北魏石刻上,甲子祭三个字正淌着露水。

    这是守墨人的命契。程砚秋的嗓音比墓前残烛还哑。他扯开染血的衬衫,墨梅枝条竟已蔓延至心口:每逢甲子年,需以嫡系血脉温养墨魂...话音未落,林世昌的奔驰车队碾过苎麻田,车头绑着的青铜饕餮像正滴着桐油。

    林疏桐将翡翠平安扣按进石刻凹槽,地底突然传来机括轰鸣。墓室甬道壁画上的方相氏睁开了朱砂眼,程砚秋的火把照亮墙角蜷缩的骸骨——那具白骨腕间的鎏金镯,与林疏桐母亲失踪时戴的一模一样。

    二十年前甲子祭...程砚秋的喉结滚动如困兽,你母亲代你受了血祭。林疏桐的指甲抠进壁画,剥落的青金石粉里露出张泛黄的工单:1998年李廷珪墨仿制记录,签署人竟是程父与林祖父。

    正午的日头毒辣,林疏桐跪在松烟窑废墟里筛捡瓷片。苏蔓的高跟鞋碾碎一方歙砚:周总让我带句话,今晚之前不交出墨方...她突然尖叫着跳开,裙摆沾到的墨灰腾起青烟,皮肤瞬间燎出水泡。

    程砚秋抓起铜箔包住残墨:这是古法制墨的杀青散,遇丝帛则蚀。他忽然用银针挑破指尖,血珠滴在墨块上竟析出金箔,拼成楚简缺失的星图方位。

    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墨骨生香简介 >墨骨生香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