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声、风吹过走廊的呜咽,还有那些无法解释的轻微响动。

    她打开日记,翻到做了标记的一页:

    民国三十六年四月初八,雨。阿宁来信,言已随叔父迁往上海。字里行间皆是勉强,想必处境艰难。我欲前往寻她,父亲却命人将我锁在房中。若此生再难相见,这栖园于我不过是华丽坟墓...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俞晚连忙起身关窗,雨水还是打湿了窗台。就在这时,她听到了一阵若有若无的钢琴声。

    琴声很轻,却清晰可辨,是《月光奏鸣曲》的旋律。俞晚屏住呼吸——栖园确实有一间音乐室,但里面的老钢琴早已走音,根本不可能演奏。

    她拿起手电筒,循着琴声穿过黑暗的走廊。音乐室在二楼尽头,门虚掩着,一缕微光从门缝透出。琴声在她接近时戛然而止。

    俞晚推开门,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尘封的钢琴。琴盖是开着的,琴键上积了厚厚一层灰,却有一处明显的痕迹——仿佛有人刚刚在上面弹奏过。

    她的心跳加速,手电筒的光微微颤抖。就在这时,一阵穿堂风猛地吹开窗户,雨点斜射进来。俞晚赶紧去关窗,转身时手电筒的光扫过钢琴凳——积灰上似乎有人坐过的痕迹。

    有人吗她轻声问道,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没有回应,只有雨点敲打窗棂的声音。

    俞晚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就在她准备离开时,眼角余光瞥见琴谱架上似乎有什么东西。走近一看,是一片干枯的梨花花瓣,新鲜得像是刚落下不久。

    回到书房,俞晚检查手机里的照片。前几张都很正常,最后一张却让她浑身发冷——在照片右下角的阴影里,隐约可见一个模糊的男子身影,穿着旧式西装,站在钢琴旁。

    她放大图片,细节更加清晰:修长的身形,微微低头的姿态,一只手似乎正搭在钢琴上。虽然看不清面容,但那种忧郁的气质与日记中的沈暮如出一辙。

    沈暮俞晚轻声呼唤,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瞬间照亮整个房间。在那一秒的光亮中,俞晚分明看到书桌前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但眨眼间又消失了。

    她一夜未眠,天蒙蒙亮时才迷迷糊糊睡去。梦中,她又见到了那个站在梨树下的身影,这次离得更近了些。他穿着笔挺的旧式西装,面容依然模糊,却给人一种深深的哀伤感觉。

    你是谁俞晚在梦中问道,是沈暮吗

    那人没有回答,只是抬起手,指向主楼的方向。俞晚顺着望去,只见二楼一扇窗户后站着个穿旗袍的少女,正朝这边挥手。

    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书房里阳光明媚,仿佛昨夜的诡异经历只是一场梦。但俞晚手机里的照片确凿无疑——那个模糊的身影真实存在。

    她决定去拜访房东提到的李阿婆。村东头的小院里,九十多岁的李阿婆坐在藤椅上晒太阳,眼睛已经浑浊,但记忆却出奇地清晰。

    沈家少爷啊,李阿婆的声音沙哑,长得可俊了,学问也好,就是命薄。她摸索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我在沈家做了十年工,少爷待下人极好,这是当年他赏的。

    布包里是一枚精致的铜纽扣,上面刻着细小的梨花图案。

    阿宁小姐呢您记得吗俞晚急切地问。

    李阿婆的手突然抖了一下:你...你怎么知道阿宁小姐她左右张望,压低声音,那可是忌讳,老爷不许人提的。

    我在沈暮日记里看到的,他们是什么关系

    青梅竹马哟,李阿婆眼中浮现出怀念的神色,阿宁小姐家原是做药材生意的,与沈家是世交。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好得很。后来宁家生意失败,搬去了外地,老爷便不许少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爱你,在你看不见的时空简介 >我爱你,在你看不见的时空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