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谢怀的首字母
——
爷爷用自己的名字和日期,为她留下了破解真相的密钥。而西郊废弃工厂,正是
1987
年那场交易的发生地,也是父亲临终前反复呢喃的
槐树影子最浓的地方。
壁柜上的怀表滴答作响,苏瑶将画轴重新裹进中山装,口袋里还装着从夹层找到的青铜钥匙,钥匙柄上刻着半棵槐树。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陷阱还是真相,但爷爷用二十年时间编织的密码网,此刻正以她为中心缓缓收拢,而画中女子裙摆的血渍,终将指引她走向那个尘封已久的雨夜。
当分针与时针再次重合在
10:13,苏瑶踏出书房,楼道里的声控灯突然熄灭。黑暗中,她听见头顶传来纸张翻动的窸窣声,仿佛有人在临摹那幅古画,笔尖划过绢布的声响,与二十年前槐园老宅地窖里的雨声,在记忆中悄然重叠。
第二章:槐园秘辛
雨滴在咖啡馆的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苏瑶盯着对面林晓骤然绷紧的下颌线,手中的拿铁早已凉透。画轴被小心地裹在防水布里,搁在两人之间的木质桌面上,像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你从哪儿弄来的
林晓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两个八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沿,那里有圈浅褐色的渍痕,恰好构成槐树的轮廓。
爷爷的遗物。
苏瑶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昨天整理书房时在纸箱里发现的。你认识这幅画
林晓没有回答,而是从帆布包里翻出平板电脑,快速滑动屏幕。当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出现在屏幕上时,苏瑶的呼吸陡然一滞
——
照片里的古画正是她手中那幅,只不过画质模糊,女子裙摆的血渍被拍成深褐色的污渍,背景里的槐树巷老宅却清晰得可怕,门楣上
槐园
二字的匾额被风雨侵蚀,却仍能辨出笔锋。
这是
1990
年的《文物黑市调查报告》。
林晓指着照片下方的小字,里面提到一幅诅咒之画,画中女子原型是民国时期槐园大户的少奶奶,1937
年离奇死于地窖,死时裙摆渗血,形状与槐园地砖的纹路重合。之后这幅画辗转流落,凡是接触过的人都会遭遇横祸
——
你爷爷怎么会有这个
苏瑶的指甲掐进掌心:画背写着‘XH19870513’,还有我奶奶的形象。我父亲临终前一直念叨‘槐园胡同
19
号’,而画中老宅的门牌号……
等等。
林晓突然放大照片,1987
年,西郊机床厂倒闭那年,我爷爷的笔记本里提过一次‘槐园画案’,说有群走私犯借古董传说运货,而这幅画是关键信物。你看画中女子的发簪
——
他指着屏幕上几乎看不见的细节,是青铜质地,云雷纹,和
1956
年槐园地窖出土的文物一模一样,后来那些文物都成了走私案的证据。
苏瑶想起从画轴夹层找到的半张照片,爷爷身旁的叔叔陈立远,手腕上戴着的正是类似的青铜手链。她从包里翻出手机,调出那张照片的扫描件:这个人,你认识吗
林晓的瞳孔猛地收缩:陈立远,鼎盛集团前高管,1987
年机床厂倒闭案的主要负责人,后来转行做古董生意,两年前你父亲去世时,他还来医院送过花
——
等等,你父亲的死……
昨晚收到的短信。
苏瑶将手机推过去,屏幕上显示着那条匿名短信,对方提到‘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