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展的信心。

    从武威到酒泉,一侧是连绵千里的祁连山,一侧是首尾相接的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中间一大段地势平坦、河水充沛的地带,就是河西走廊,当时整个河西走廊都在匈奴的控制之下。通过这条走廊,匈奴王朝向西可控制西域诸国,向南可与羌族结成联盟,对汉帝国西部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假若汉帝国能夺取河西走廊,那么,既能解除匈奴从西方对中原腹地的威胁,又可斩断匈奴与羌族部落的联盟,就可以大大削弱匈奴的势力范围,打通前往西域的通道。

    公元前

    123

    年,大将军卫青率十万大军与匈奴主力对决,十七岁的少年霍去病随队出征。

    在这次战役中,卫青所率主力部队伤亡惨重,但初出茅庐的霍去病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立下赫赫战功。霍去病也因此被封为冠军侯。

    年少骁勇的霍去病,没有实战经验,不受兵法束缚,也不按常理出牌。他所采用的轻骑兵快速突袭的战术,理论起来可以当二战德军闪电战的鼻祖。他用兵神奇,常常让敌人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因此在两军对峙中屡建奇功。

    经过两年的战备和谋划,为了彻底平定匈奴困扰,有效控制河西走廊,汉武帝发起了河西战役。十九岁的霍去病成为河西战役的重要领军将领。

    霍去病带领一万名精锐骑兵,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策马骑行,急速转战六天六夜,连续扫荡了匈奴五个部落。一万铁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匈奴各部望风而逃。

    霍去病马不停蹄,越过焉支山,疾进千里,斩杀折兰王、卢胡王,歼灭匈奴军近万,一直追击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把匈奴打得丢盔弃甲,方才收兵回撤。

    这一场气吞山河的伟大战役,史称第一次河西战役。这一场战役的重大胜利,大大激励了汉朝举国的信心。汉武帝决定继续谋划,争取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在汉武帝亲自参与、众多将士军师共同谋划下,一个新的作战计划逐渐成形。

    作战计划分成诱敌、主攻、分割、合围四个战术步骤。第一步,由老将公孙敖带领一支小部军队从东面发起小范围进攻,迷惑吸引敌军。第二步,由霍去病带领主力部队,绕道匈奴后方,发起致命一击。第三步,由张骞、李广各带一路人马,分两路消灭切断匈奴援军。最后,霍去病主力部队和公孙敖分部在河西走廊会师,形成东西夹击,彻底聚歼匈奴的主力部队。

    计划经过层层完善,公元前

    121

    年夏天。三支军队按预定作战计划从三个方向出发。汉匈之战,在数千里的广阔地带展开。

    霍去病率领的精锐骑兵,渡过黄河,跨越贺兰山,横穿大漠,至居延泽,再由西北转向西南,长驱深入一千公里,按照计划绕到匈奴军队的后方。

    当霍去病到达战术进攻地点时,却意外地发现,公孙敖部由于在行军中迷失了方向,未能按预定的计划和霍去病会师。这令原本计划的两路进攻,变成了单兵作战。部队陷入了独力支撑、正面迎敌的风险之中。

    霍去病部队经过长途奔袭,人员战马十分疲乏。但是一旦停止步伐,汉帝国的骑兵将完全暴露在匈奴哨兵的视野之中,完全失去了奇兵突发的优势。匈奴部队反而占据地理优势,以逸待劳,敌我优劣形势将完全转换。

    此时,摆在霍去病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要么不冒风险,保存实力,率兵撤退;要么在缺乏呼应的情况下,冒险一搏,发起攻击。

    少年霍去病不甘心错过转瞬即逝的战机,他决定放手一搏。一声令下,寂寞荒凉的戈壁滩上骤然战马嘶鸣、杀声震天。匈奴的主力防线都布置在靠近汉帝国的一侧,后方只留下补给兵力以及行政机构,防备空虚。措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微城简介 >上海微城目录 > 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