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了郭见麟。
过了半个小时,郭见麟回了信息过来:看好项目。下周三晚上一起吃顿饭,我见见他,小菡,你来安排。
郭见麟出生在浦东的一个滨海小村,六岁时不幸罹患脑膜炎,由于医治不及时,落下了毛病,一条腿行走不便,走路时深一脚浅一脚地跛着。这样的身躯却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高中毕业后拜了一个师傅,开始学习丝网印刷。就在当地村办企业谋生,后来又做了业务员。那时候交通不便,他跛着腿,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踩上二十里地到轮渡码头,过了码头再骑车到客户公司,常常回到浦东已是天黑。或者骑着自行车到公交站点,挤着公交车过江,往返比常人辛苦百倍。
没过几年,村办企业改制,他承包了这个企业。随后企业慢慢扩大,承接公交车身广告、站亭广告、地铁广告的制作与发布,发展成沪上行业翘楚。后来他又投资了一个电子厂,专做电子电器。适逢际遇,他将其中的一部分产业转让给了一家上市公司,将所得的资金开始做一些投资。由于他起步于制造行业,熟悉制造行业,所以他的投资往往也偏向于制造业。与专业的投资机构不同的是,他对盈利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更多的是在意做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
饭局安排在上海中心大厦高层的一个饭店,窗外夜风拂面,清爽舒心,黄浦江边两岸灯火通明,映在泥沙浑浊的江水中。一艘艘货轮、游轮于水光中缓缓行驶。
灯光映照下,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就在眼底,仿佛触手可及。
同席的还有几位业内朋友,都说上海人不太会喝酒,然而郭见麟却颇为豪爽,红、白、啤一字儿排开,红来红还,白来白请,杯杯见底,不见推辞,不一会儿,台子上已经下了一瓶白酒、两瓶红酒和一堆的啤酒。
耿至行酒量一般,但这种场合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表现,也就附和着其他人,一起喝了几杯。
酒过三巡,郭见麟倒了一杯红酒,站起身来,他腿脚不太方便,一瘸一拐地走到耿至行身边。耿至行赶紧站起身来。郭见麟拍了拍他的肩膀,端着酒杯:我听小夏说,你工作很敬业,小伙子好好干,有前途的,我敬你一杯。
耿至行赶紧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说道:实在不敢当。应该是我敬您的,谢谢郭总。
耿至行满满地喝了一杯,郭见麟也把杯中的半杯酒一饮而尽。
好好干,努力在上海安家立业,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开口,或者和小夏说。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帮忙。郭见麟说道。
好的,好的。耿至行受宠若惊地说道。
浦东这边的房子,现在还不算太贵,如果有需要,我有朋友在开发,买一套下来,无论大小,可以先立足。
嗯嗯,好的,我会努力的,谢谢郭总。我得单独敬您一杯。耿至行从刚才局促的心态中稍稍放松了一些,大着胆子说道。
边上的人赶紧上来给两人倒上了酒。
我敬您,您随意就好。耿至行说完,把杯中的酒一口干了。
那不行,你干了,我也不能随意,我陪你。郭见麟把近半杯的酒也干了。
回到位子上,郭见麟对身边的夏菡说:小菡,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你帮忙留意着,小耿这边什么时候有需要,你随时和我说。
好的,郭叔叔。我会留意的。
小耿人不错,我不敢说阅人无数,不过还是经历过各色人等。可以看得出来,小耿是那种踏实可信的人。郭见麟侧身说道。
是的,他做事很认真的。就是被人骗也是认真地被骗。夏菡笑着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郭见麟笑着问道。
听他说,刚到上海时,路上有两位中年男女以钱包被盗为由,向他讨两百元的路费。他心里怀疑,又担心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