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我就不敢确定了。那导游说完,摇着旗帜归拢了一下客人。

    这个不是请国外的公司设计的吗他们会相信这些民间的传说吗这个就有点瞎扯了。旅游团中一个精瘦的老人,咧着嘴亮着一双白多黑少的眼睛说道。

    那导游是个体型修长的青年,说话不疾不徐:你说得没错,这三座大楼确实是全球招标设计的。但是,这样并不见得就一定没有关联,我给大家聊聊另一个传说,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传说很久以前,吴淞江边有一个村落,村中有一户厚道乡绅。某日,一个跛足癞皮、须眉皆白的老人上门乞讨。那乡绅见来人老态龙钟,身形羸弱,面容沧桑,双眼混浊。乃起怜悯之心,令家人清理出门首一个小房,安顿老人,也不避污秽,每日里让人端饭送水。

    那老人住在乡绅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并无多言,也不致谢。那乡绅也不以为意,便如对待普通家人般,既不刻意热情,也不轻忽。

    那乡绅家境殷实,唯有一事不足,便是年近半百,却膝下无子。

    过了半年,却喜乡绅年过四十的妻子,竟然怀上身孕,合家上下欣喜万分。

    数月之后,一日傍晚,老人向乡绅辞行,并且嘱咐说:‘村口那两只石狮子,须日日留心察看。若见石狮子眼中流血,则急携乡邻避之山岭,切勿怠慢。’

    乡绅便将其言传于乡邻,同为关注。

    三个月后,妻子诞下一个男婴,乡绅老来得子,自然是喜不自胜,无须言表。

    乡间有一屠夫,年逾四十,尚且单身。因其为人刻薄,横行乡里,众人慑于淫威,偶有争执,敢怒不敢言。只有那乡绅每肯仗义执言,扶持弱小。

    幼子百日之际,乡绅大开酒席,宴请乡里。那通会知客到了屠夫家时,恰逢其外出,因怨恨屠夫平日欺凌,便顺当其便,将错就错,未将通知面告屠夫。

    屠夫本就心怀不忿,见百日宴没有请他,更怀恨在心。在屠宰归来之际,特意拎回一桶猪血,泼到了石狮子的双眼之上。

    一位乡邻见到石狮子眼中流血,大惊失色,急告乡绅。乡绅便急领众人上山逃避。

    唯留下那个屠夫哈哈大笑,心想你们不请我,你们也吃不成。看着众人惊慌失措逃离后,一个人就将着宴席,喝起酒来。

    那屠夫喝得烂醉如泥,边喝边嘲笑着那些登山逃避的乡邻。不期突然天降暴雨,半个时辰,河水高涨,冲入村中,把一众房屋淹没得片瓦不剩。

    那屠夫醉眼迷蒙,被洪水卷走不知所终,一命呜呼了。

    这个传说,我也不知真假。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同样的真实事情。看似偶然,冥冥之中却自有天意。

    当然,咱们是无神论者,不相信天意。即便不相信天意,这个事情也有因果可循,虽然是全球招标的设计方案,但是最后拍板的人,不还是中国人吗所以不管哪一幢大楼,真正决定怎样建成的,还是中国人。

    这个传说还有个后续,据说那一场灾难之后,乡绅房屋也被冲毁殆尽,灾后乡绅领着大家重建家园,又将逃难时所带细软散尽帮助贫苦人家,家道也就渐渐衰落。其子成人后,也已是普通人家,而这位儿子因善编织,常捉虾捕鱼贴补邻里孤寡人家的生活。他发明了一种捕鱼工具,叫作渔沪。年长后,乡里便尊称其为沪公。因其积善好施,广结良缘,颇受百里乡亲爱戴,上海简称为沪,纪念的并不是捕鱼的工具,而是沪公好施博爱、胸怀广大的精神,这是后话了。

    夏菡和耿至行走在边上,听了良久,不觉已到峰顶。登高望远,天朗云净。只见那松郡九峰,遥相呼应。古人体察天地,运心智慧,诚不我欺。

    周一,夏菡将松江创新会议的政策和世飞新项目的资料,做成了一个文档,发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微城简介 >上海微城目录 > 第十八章